2019年,山东省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按下了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山东高等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着新的使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刚刚召开的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了要全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吹响了我省高等教育迈向新目标的进军号。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永恒命题,也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更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牢记“四个服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不断加强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做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工作,全力建设新时代高校育人共同体,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落到实处。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筑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我们要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推动课堂革命,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全面筑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基,把我省高校建设成培育各类英才的摇篮、引领创新创造的前沿。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深化“双一流”建设,筑高峰、冲一流、强特色。学科建设是关系高校发展的综合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基础建设,是高校办学质量和实力的显著标志。我们要抓住全省启动实施“重点大学建设计划”“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的重要契机,坚持“筑高峰、冲一流、强特色”,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科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化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争创国家一流学科,激发活力,树立品牌,打造我省高等教育的新高地。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高等学校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强化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严把选聘考核晋升的思想政治素质关,完善内部考核奖励制度,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找寻到切合高校发展实际的措施与路径,扎实做好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有效破解高校发展中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不断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增强办学实力,提高竞争力;我们要借助“双一流”建设的契机,运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我们要强化服务国家、省、市和区域的战略,推动产教融合、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发挥好创新驱动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理清思路、扎实工作,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接续奋斗,共同在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谱写出更加绚丽的华章。
作者:济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丛晓峰
编辑: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