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教育的未来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教育规律更高站位的把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指针,同时也为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夯实成就千秋伟业的教育基础,就要学懂弄通、学深悟透这些重要论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首先,要牢牢把握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一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教育要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为此,必须突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一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确保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凸显办好中国教育的最大政治优势。
其次,要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路径。教育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中,让更多人接受教育、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在人民坐标中思考和部署教育事业,始终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努力让每个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教育的人民立场,决定并要求中国的教育必须按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办。坚定教育自信,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才能解决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最后,要始终坚守做好学生工作的教育使命和教育情怀。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际遇。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出生成长在我们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时代,有着更高的素质、更强的自信、更强的表达欲望、更多元的人生追求、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和青年的主力军地位,对教育工作者坚守教育使命和教育情怀的要求更高。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教师要当“大先生”,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尊重、理解、宽容提升教育温度。该培土时培土,该浇水时浇水,该施肥时施肥,该打药时打药,该整枝时整枝。做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做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关心和爱护青年学生的成长,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年学生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为他们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让更多青年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年学生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增强办好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立德除弊,用清风正气铺筑青年学生的成长之路。
作者: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 郝书翠
编辑: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