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在前
发布时间:2022-04-25 10:00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2年4月刊作者:李存岭 A+A-
-分享-

2022年,山东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达79.5万人,规模创历史新高。复杂的就业形势之下,全省高校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体系化建构、全方位推进,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在前。

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在前,要将就业工作纳入思政体系用心用情做好。疫情影响下,必须审时度势,立足学生需求做好新时期的就业服务工作。一要提升思想引导高度。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大思政格局,引领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青年人的寄语,燃起学生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热情。打造就业指导“金课”,将就业指导与专业发展结合、与社会需求结合,引导毕业生树立健康、积极、理性的就业观。二要提升生涯规划准度。生涯规划要做到“虚实结合”,避免空洞说教,通过选树推广一批各行业就业典型,发挥示范激励作用,引领学生确立清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用足用好政策性岗位,引领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西部发展等,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三要提升就业服务温度。将学生分为升学、考编、求职、出国等若干类别进行精准指导,梳理各类群体存在的就业困惑及难点,通过集中宣讲、直播答疑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利弊,做出科学选择。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要做到“一对一”跟踪服务,用心用情帮助他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在前,要将就业工作纳入育人体系全员全程抓好。就业工作连接高校与社会、学生与教师、招生与培养,需要全员参与、全程发力。一要同步抓好“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就业责任制”。各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熟悉就业程序、节点,善于在关键时期使出关键招数抓好就业工作,扎实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努力营造“全员行动抓就业”的工作氛围。各部门负责人要跑在一线,为毕业生广开就业渠道、搭桥铺路,同时充分调动专家、教授积极性,广开渠道、深挖资源,聚焦学科专业领域,精准化提供与毕业生匹配度高的岗位。二要同步推进“日常抓就业”和“毕业促就业”。将就业工作抓在平时、抓在日常,通过就业实习、社会实践、校企共建等活动,注重挖掘就业岗位,结合学生规划和职业取向积极推选引荐,促进学生早就业、快就业。紧盯毕业季,提前做好就业市场开发规划,多方借力、综合施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全力为毕业生提供充沛的就业岗位,让有意愿的学生都有业可就。三要同步用好“有限存量岗位”和“网上无限资源”。每所高校积累的用人单位库和校友资源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疫情防控形势下这些“存量岗位”已不能充分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要在互联网这个就业岗位“大宝藏”里深入挖掘,为学生提供“不落幕”的网上双选会。发挥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和省级就业服务平台的资源优势,尽可能多地获取就业资源和信息,助力学生实现“云就业”。

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在前,要将就业工作纳入评价体系从严从实管好。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和人岗相适的匹配度,是评价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准。一要建立就业评价的“指挥棒”,将就业工作质效纳入高校各级考核评价体系,与“全员就业责任制”密切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奖优罚劣、以考促建。二要守住就业统计的“基本线”,通过就业平台数据监控、实地走访调研、毕业生抽样访查、举报线索调查等方式,加大就业数据核查力度,坚决杜绝毕业生就业数据“注水”造假。三要树立就业工作的“风向标”,建立科学导向,促进就业工作与招生培养、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的联动,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全面提升高校育人质量。

  (李存岭,山东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

 

作者:李存岭

编辑:扈美辰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