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东北乡的游历
发布时间:2020-09-25 10:40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刊2020年9月刊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宋开 A+A-
-分享-

  高密东北乡一度只在脑海里被作家的文字描画,零星地搭建,活跃着一批色彩鲜活的人物。今天,终于有机会和真正意义上的东北乡碰面,完成一次文化意味上的比对,或者说纠偏。但此刻我却想逃避,担心自己的想象会立马崩坍,毁于顷刻;忧虑自己眼中的高密或许会流于表面,失之单薄。我痴望自己的脑海里存留两个高密,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同,来源迥异,一个袒胸露怀真实可见,一个神秘诡谲血涛怒海。后者,实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发生的奇特联系,人人迥异难以复刻。

  高密东北乡被安放在世界文学版图上,多亏了莫言,就像三味书屋为众人所知全靠了鲁迅,马孔多被世人牢记受赐于马尔克斯。莫言走向世界文坛,也离不开高密这片土地。相生相成,是重要的哲学关系,作家和故乡尤其适用。

  莫言故居是一长溜的土坯房,典型的北方农村房屋格调,房子分三小间,只有一个入口。房子低矮,门庭窄小,常人进门均要“低头哈腰”。进屋之后,是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泥土地,这多半是乡下人长年累月雨后串门脚踪的杰作。地上安置一个长桌,摆放着纪念意味很强的黑白照片,四个年轻饱满的生命呼之可出———这是一张《红高粱》电影的主创人员和莫言的合影:一个女人旁边站定,三个男人光着膀子,油光射人,定格着三十年前的酷热。屋内墙角的灶台上有一口大锅,这是早年间人丁兴旺的象征。进门右拐的里屋砌着一个不足两米长的土炕,似乎可以和小说《蛙》中万小跑结婚的土炕产生对应。屋内采光暗淡,倒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构不成十分尖锐的矛盾。厅堂左手边的内屋零零散散摆放着耕作农具,结满蛛网尘封已久。

  走出屋舍,放开视野。可以看见,房顶换了砖红色的新式屋瓦。看当时的方位,应该是坐北朝南。院子一角立着一棵树,枝叶繁茂,已经可以遮阳纳凉。大门上贴着“忠厚传家久”的红联,透出厚实的山东民风。

  从莫言旧居出门东拐直走,一箭之地,便是莫言文学馆和当地小学。小学院落翻修一新,正对大门的一座假山造型别致,很有新意。教室内部陈设,朴素简陋,据说是莫言上小学时的原貌。低矮的木制课桌上布满了刀痕刻蚀,不知所属的名讳,歪歪斜斜的字眼,深深的“三八线”依然能勾起人们对于那辈人童年生活的无限遐想。莫言文学馆里一面面挂满展板的墙壁上写满了充实的趣事逸闻、作家的生活经历和文学作品获得的荣誉,力图在交叉叠加、面面相觑中展示一个相对饱满的名作家的人生轨迹。

  经过莫言文学馆,来到红高粱影视城,终于邂逅了传说中的单家大院。古色古香,端庄典雅的建筑格局,是对原著的精致还原。屋内陈设十分考究,木桌木椅,瓷器花瓶,砖地土炕……九儿的卧房干净整洁,透着孤清。东院的高粱酒作坊依旧飘出酸溜溜的酒糟气味,庭院里砖石与青石板相映成趣,仿佛在告诉我那段历史正在上演。只有大门上的铁锁和墙角的蛛网据理力争,愤愤地把我拖回现实。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站在高密东北乡的土地上,我看见一组生动的人物群像,他们倔强、顽强,血性十足、敢爱敢恨。他们证明了在这片充满生命力的土地上,不只有墨水河、螃蟹、高粱、牲畜和人,还有尘封的历史、悲壮的故事与民族的精魂。

  夕阳里,我驻足回想这次出行的意义。是为了求取构思小说的技巧,还是单纯地领略高粱地的开阔、红高粱的凄婉、高粱酒的激荡?或是为了完成一次景点考察,敷衍一场假日出游,为了搜罗素材留迹于朋友圈等待点赞?

  我想,这些都不是。走近这片沃土,是一个男孩想要回应八年前发自心灵的遥望,补充关于此地残缺的想象,感受那声荡气回肠的遥远绝响。

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宋开

编辑: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