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高尚心灵对话的桥梁——琐记冰心与李清照
发布时间:2020-10-24 12:41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刊2020年10月刊作者:青岛大学 刘增人 A+A-
-分享-

  人与人的对话,有着极不相同的方式和标准,有的酒肉征逐,有的财帛为媒,有的重血缘亲情,有的看地位高低……对于诗人来说,诗,当然还包括诗的各种变体,例如词、曲等恐怕就是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这是真假诗人的一条重要分水岭,也是衡量文人品位高低的重要标准。

  李清照在中国诗坛上的地位和影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学界的公论。但这位才高命薄的女词人,在五四前后,似乎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知音。对她的高贵心灵和高尚诗情的中肯评价,来自一位同样有着高贵心灵和高尚诗情的女诗人,冰心。

  1926年7月,26岁的冰心毕业于美国威尔斯利大学研究院,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的题目就是《李清照的词》。冰心从李的词集《漱玉词》中选了25首,译成英文,并加以注释和分析,写进自己的论文。她认为:我们的女词人,李清照是第一个,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她以她无比的诗的天才得到同代人,甚至后代人的喜爱。她使他们心悦诚服地自认不如,给她戴上宇宙绝代的才智的化身的桂冠。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但像一颗闪耀在四千年诗歌天空上明亮的星星,而且也是以词著称的宋代的一颗明珠。冰心在论文中所选的25首词,当然不是李清照的全部作品,但这又是十分出色的词作,确能代表她优美的风格,她高尚热情的爱,她对自然的敏锐的洞察力,并且反映了中国人民在11世纪末和12世纪初的生活背景。她的爱情词的高尚和细腻,最受中国人民的推崇……她的词最充分地具备了中国艺术的崇高内涵。她的感情总是甜蜜和微妙,平静而自由。她的词的整个气氛充满着高度的认真和审慎,这反映她性格的高贵,情操的高雅,思想的深度。她具有一个词人,一个女词人所有的最好品质。正如布朗宁女士所说,“她是真正的天才,真正的女诗人”……

  人所共知,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一位敏捷博学仅次于李清照的文人,对于金石学,有着不凡的学识。他们夫妇共同收藏、一起辨识、互相考核的故事,早已传为千古佳话。夫妻二人离散以后的哀伤,更成为李清照后期词作的主旋律,也是令人千古之后扼腕叹恨的断肠话题。无独有偶,冰心的丈夫吴文藻,也是一位品位极高的学者。抗战初起,日寇进逼北平,不愿做亡国奴的冰心夫妇,双双南下。临行前,他们把各种各样的照相册,善本书,画集,墨宝,笺谱,艺术品,他们之间多年的通信,学生时代就写作不辍的日记,小说、散文和诗歌的原稿,以及与文学家、艺术家们的来往信件,作家们亲笔签名赠送的著作等等,他们夫妇视为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东西,收拾了15只大木箱,珍藏在燕京大学一间顶楼里。抗战胜利后,他们急不可待地回到北平,不料这一切,统统化为乌有,不翼而飞,荡然无存!遭遇的相似,又一次酿就了冰心与李清照对话的机缘。她感慨万端地写道:“我总忆起宋朝金人内犯的时候,我们伟大的女诗人李易安,和她的丈夫赵明诚,仓皇避难,把他们历年收集的金石字画,都丢散了。李易安在她的《金石录·后序》中,描写他们初婚贫困的时候,怎样喜爱字画,又买不起字画!以后生活转好,怎样地慢慢收集字画,以及金石艺术品,为着这些宝物,他们盖起书楼来保存,来布置;字里行间,洋溢着他们同居的快乐与和平的幸福。最后是金人的侵略,丈夫的死亡,金石的散失,老境的贫困……充分描写了战争中文化人的末路!”最后是无限的慨叹:“我不敢自拟于李易安,但我的确有一个和李易安一样的,喜好收集的丈夫!我和李易安不同的,就是她对于她的遭遇,只有愁叹怨恨,我却从始至终就认为战争是暂时的,正义和真理是要最后得胜的。”(《丢不掉的珍宝》)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也许,时间与空间的坚硬外壳,只有诗情可以融化,而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又最讲究品位与品位的对等——冰心与李清照的心灵对话,于是成为可遇难求的千古佳话!

作者:青岛大学 刘增人

编辑: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