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 “六自”:大学生乐学优学之道
发布时间:2021-10-31 08:14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1年10月刊作者:韩延明 A+A-
-分享-

师说

韩延明,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发展科技的源泉、云集大师的圣地,是思想更新、精于创新的学园,是涵养心灵、修炼心智的圣殿。大学崇真、求美、务实、向善,洋溢着智慧和学问,充满着激情和上进。大学书山高耸,叠翠峰峦曲径通幽,书山有路勤为径;大学学海广阔,蔚然深秀浪涌激流,学海无涯苦作舟。大学是一种精神能量,是一种价值弘扬,是一个“风从这里过,风也有墨香;云从这里飘,云也有思想”的精神故乡,是大学生人生中最美好、最珍贵的一段青春时光。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便是“学习”。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正如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军人卫国一样,是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那么,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如何才能快乐地、高效地追寻着梦想认真学习呢?做到“六自”,必能事半功倍。

第一,自觉地学习。爱因斯坦有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基础是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自古就是高洁学人的写照。自觉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完善”的学习。在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历程中,确实有不少事情可以由别人代劳,但唯有学习需要“事必躬亲”,他人无法替代。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更是需要自觉的事情。知识是灯,学习是油,要想灯亮,就得加油。我们要鞭策自己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千万不要给自己找任何逃避学习的借口和理由。要时刻给自己增加学习压力和动力,为将来有益于社会而自觉自愿地认真读书。

第二,自强地学习。自强是一种理智的、内化的、全身心的投入与贯注。“学习如登山,登山必有难;难中必有苦,苦中必有甜。”学习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正所谓 “困于心,衡于虑”。但是,困难或阻力正是我们成长、成熟、成才、成功的“营养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厦门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只有知难而进、自强不息,才能“学有所成”。常言道:“泪水只会模糊前进的方向,汗水才能浇灌成功的幼苗。”因此,学习上要做“不倒翁”,即使倒下了也能自己站起来;学习上要做“探金者”,即使失败了也要把每一个角落都找遍。只有志存高远、刻苦好学,才能披荆斩棘、乐有所获。

第三,自在地学习。“自在”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是舒适、快乐、高兴、愉悦、开心、洒脱、轻松、幸福等。关联到“学习”,就是要愉快学习、舒心学习、自在学习,变“死学”为“活学”,变“苦学”为“乐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心境、态度和精神,会直接影响到大脑神经中枢的信息接收活动和认知力、理解力、记忆力、创造力等智力活动。情商决定智商。因此,越是面对学习压力,越是要善于调整“学路”、调理心态、调节情绪、调剂课业。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微笑着面对学习,快乐地迎接挑战。要由学习上的“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不能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以致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热情。只有自在乐观的人,才可能轻松驾驭梦想人生,成为学习或生活的主人。

第四,自如地学习。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学习,特别是大学的学习,理应是自主的学习、自由的学习、自然的学习,更应该是自如的学习。做到自如,就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求学之道。从“学会”到“会学”,从“技能”到“技巧”,真正在学习上机智灵活、得心应手,而不是一味地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要学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语音室、俱乐部、自修室、休读点、各类学习软件与数据库、优质师资等直接学习资源,自如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尽所需,问尽所惑,历尽所阅。要开放学习,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须知“功夫不负有心人”。

第五,自尊地学习。所谓“自尊地学习”,就是要学得有尊严,学得有骨气,学得堂堂正正、明明白白。要以真实的学习成绩向家长、老师、学校汇报,不弄虚作假,恪守学生守则,遵守考试纪律,诚信学习,公平竞赛。大学,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文明圣地,是尚德求真、解疑释难的“学问之府”。考风是大学形象与声誉的“透视镜”,也是教学质量与信誉的“度量衡”。《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每年评估大学排行榜时有五大指标,第一便是“学术声誉”,这一指标在总分数中占25%。在哈佛大学,每一位新生入学后都会受到如下忠告:“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每一个这样做的学生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直到被大学驱逐出去。”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所指出的那样:“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分子;如果最优秀的分子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么去感召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

第六,自信地学习。在艰难苦涩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充满自信。不要因一时的成绩滑坡和学习困惑而消沉或气馁。跌倒了,爬起来,明天依然有崭新的太阳和明亮的天空。今天虽然酷似昨天,但却赋予了新的内涵。生活不相信眼泪,只要有勇气、有信心,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就一定能够成功,学习亦复如此。当然,自信不是自满,更不是自负!只有在充满人生梦想和自信的快乐学习中“更上一层楼”,才能在读书的一次次感动中深切洞悉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以上“六自”,同频共振、互通共融、相辅相成。自觉是一种态度,自强是一种精神,自在是一种心境,自如是一种技能,自尊是一种品质,自信是一种胸怀和气度。知识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鸿篇巨制,人生有涯,学无止境,每个人都只能学到有限的章节。但只要坚持,便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拥有快乐的人生。


作者:韩延明

编辑:扈美辰

审核:王 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