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听到这首饱含深情,至今仍被老百姓传唱的耳熟能详的歌曲——《我的祖国》,就不禁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上甘岭》,这部影片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清楚地记得影片中的八连连长张忠发,他有个爱喝水的习惯,一打起仗就喊:“杨德才,水。”一听到机枪响他就“手痒痒”(他是机枪手出身),就想抱着机枪扫射。七连指导员孟德贵,双眼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临终前拒绝喝水,就为了把仅有的一点水留给能战斗的同志;八连战士毛四海,自己忍住干渴,把石缝渗出的水让给小松鼠;八连通信兵杨德才,为了胜利用身体堵住敌人吐着火舌的机枪枪眼;一个苹果在战士们手中传来传去,结果谁都舍不得吃……一幕幕感人画面在脑海中不断涌现。于是我重新找到《上甘岭》,与儿子一起重温这部经典影片。
儿子一边观看影片,被抗美援朝战争所震撼,被志愿军指战员的英雄事迹所感染,一边询问我关于影片中讲述的战役和一些英雄的真实情况。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于是就找来《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与孩子共读,给他讲述英雄的故事。
《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是时任志愿军第三兵团第15军45师政委的聂济峰将军晚年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口述实录,在这本书的前七章中,聂济峰将军详细讲述了志愿军第15军从入朝参战到上甘岭激战的全过程,真实还原了被喻为“绞肉机”战役的惨烈原貌。第八章至第十二章,聂济峰将军分析了上甘岭战役我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总结了这次战役的经验和教训。最后两章,聂济峰将军讲述了上甘岭战役及其背后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歌颂了志愿军战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一般的军魂,深深地感受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我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印象,最初来自《上甘岭》《英雄儿女》《奇袭白虎团》《东方》《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影视、文学作品,记忆中,上甘岭战役就好像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缩影,这次与儿子共读聂济峰将军的口述实录《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更是加深了我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认识。
上甘岭只是一个有着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战役,恐怕没有谁会记住、甚至不会知道这个位于朝鲜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小小山村。在那场持续了43天之久的战役中,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向坚守在这里的志愿军展开了疯狂进攻。战斗激烈程度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志愿军阵地所在的山头被炮弹、炸弹削低了两米,山石炸成了粉末,松土层深达两米。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我军将士无所畏惧,英勇反击,让敌人所谓的“一年来最大的攻势”以彻底失败告终,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在这场战役中,出现了多位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他们是:用身体堵住敌军机枪眼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电影《上甘岭》中八连通信兵杨德才的原型);举着即将爆炸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一级英雄孙占元;为了胜利,任凭烈火烧焦的一级英雄邱少云;高呼“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战斗英雄王万成(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第一人———英雄孙子明;一人坚持在阵地战斗的一级英雄———新战士胡修道;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枪弹打断的通信线路,保证指挥联络畅通的二级英雄牛保才,等等。
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战争的胜利,他们舍身炸地堡、用身体堵枪眼、和敌人同归于尽,仅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
儿子认真听着英雄的事迹,眼里不时闪动着泪花。我问他:“你知道这些先烈们不畏牺牲、英勇战斗是为了什么吗?”他想了想说:“是为了保卫咱们的国家!”我又问:“如果没有这些先烈的生命和鲜血,我们现在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他坚定地说:“不能!”
我又告诉儿子:“我们家也是烈士家庭。你的老爷爷,就是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他原来是村里的民兵连长,抗日战争时期就带领村里的民兵打鬼子,解放战争打响后他又带领民兵参加了解放军,跟随部队,一路从胶东战斗到济南,还参加了淮海战役,最后在淮海战役中,牺牲在原邳县碾庄镇小王庄。老爷爷的三弟也是烈士,是在济南战役牺牲的。我们一家有两位烈士。”儿子听后,眼泪又一次涌到眼眶,陷入深深的思考。
我继续对儿子讲,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天上没有出现过一架志愿军的飞机,地上也没有一辆坦克参战,我们的炮火最多时,才仅仅是对方的四分之一。但是,我们的志愿军指战员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机枪,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英勇奋战,不怕牺牲。他们有着无比强大的内心,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不畏艰难困苦,舍生忘死,慷慨奉献。儿子深深地点头,感慨道:“他们是真正的英雄。”看着孩子坚定的目光,我感动不已:我们都真切地体会到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革命事业的成功,是先辈们持续奋斗、无畏牺牲换来的;革命精神,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发扬;红色基因,也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传承。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抗美援朝精神这一动人的篇章铸就了不朽的正义史诗,诉说着永恒的家国情怀。这次与孩子共读《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更让我们坚定了信念:身在英雄的国度,英雄风骨壮山河。我们会与下一代一起将英雄精神深深印在脑海,让红色基因永远传承。
作者: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冯成伟
编辑:扈美辰
审核:王 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