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人
2021年,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年过八旬的林育真教授所著的《地球不能没有动物》全彩大开本10册科普套书,被科技部评选纳入2020年全国百部优秀科普作品之列。2022年,这套科普读物入选中宣部出版局联合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会同多家单位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的作品名单。《地球不能没有动物》全套书包含30万字近千幅高清彩图,在体系构思与选材、内容的丰富及新颖、图文的密切关联与配合、大小标题的推敲和选定、科普语言的灵活应用诸方面,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真做科普,做真科普”,是林育真几十年不变的初心。常年奔走在科普路上的她,却总觉自己“做得太少”。林育真在2003年66岁时退休,离开高校讲台和实验室至今已19个年头。从古稀之年到耄耋之年,林育真退而未休、笔耕不辍,从未放松对专业和科普事业的追求。
科普创作是科普活动最重要的基础,更是科学普及的源泉活水。“我们要做最好最前沿的科普。”林育真说,虽然目前市面上的科普书品类数量都很多,但能真正让儿童认识动物、了解自然、展现野生动物天趣,又以传授科学知识、激发儿童科学兴趣、好看易懂为宗旨的动物科普图书并不多。本着帮助儿童科学准确、兴趣盎然地认识动物的初心,林育真开始了《地球不能没有动物》系列科普读物的创作。
优秀原创科普图书的写作并非易事,“写一本好的科普书不比写专业书简单,下的功夫一点儿也不比专业书少”。除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之外,这套科普丛书还具备原创性、系统性、逻辑性、前沿性,整个体系结构、知识内涵、语言风格、呈现方式均为原创。
“科学性是灵魂,趣味性是其‘骨肉’与‘容颜’的关键。”科普书除内容丰富之外,还要易懂好记、生动有趣。如何以严谨的科学知识为骨架,为孩子们构筑一个有童趣、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好奇心的动物世界呢?林育真选择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从孩子的求知欲出发想问题,“我要做孩子们喜欢的科普”。
在读者对象主要是小学生的童书中体现前沿性,是科普读物中较为难得的一大重要创新。例如在介绍某些动物的新类群时,她一方面以图片展示刚果孔雀、非洲森林象及长颈鹿的近亲狓等的特殊体貌,引入介绍了利用基因图谱鉴定方法;同时配以文字阐明它们是近年通过基因检测确定的新物种,是动物分类研究新成果,以此引起读者对基因技术及相关科学成果的重视。为了便于孩子们理解,她还设计了简单易懂的形态特征对比表。并将红外摄像、高速摄像、显微照相等新科技获取的动物高清图像精选为附图应用,直观呈现动物精妙的形态结构。潜移默化中,小读者也能明白研究动物还需要靠科学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的道理。
林育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萌发于大学时期,受生物科学教育熏陶的她与动物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在她眼中,动物不仅是自己讲授的对象,更是她所要爱护、保护的伙伴。“动物科班”出身的林育真,在退休后一心希望自己多年积淀的丰富专业知识能发挥余热。“我有责任把自己所了解的动物的现状、处境告诉更多的读者。”在她看来,只有让孩子们了解动物,才能更好地保护动物,让他们将来也能继续享有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
林育真对生物科学、对专业工作的热爱,使她在涉足科普创作时,很自然地以做科研般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其中。在职时长期从教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的林育真笃信“要专业人做专业事”,在她眼中,专业作者创作专业科普,普及自己熟悉的内容,才能得心应手。她将准确作为科普红线,在书籍编撰时保持着身为专业学者的严谨治学态度,走在科研领域前沿的她也带领小读者们走在了科普领域的前沿。
尽管原创写作、精选及处理图片十分不易,林育真却颇有乐在其中的淡然。从退休到80岁,她出行、办事都骑着一辆高大的老式自行车,日常生活中还要独力照管比她还年长10岁的老伴。
高度专注的工作状态,让时间的流逝也变得不易察觉。退休十几年的时间里,林育真几乎每年都有推出的新作。只要一有时间,她便会坐在家中台式电脑前全神贯注地写作。阳光顺着窗户泻入室内,映照着林育真查找资料、搜集彩图、输入文字的忙碌背影,岁月在双手留下了重重褶皱却未能阻断她撰书的激情与活力,满头银发的她在阳光的映照中更显从容淡定。
在现实生活中,林育真是深受学生爱戴的老教授;在书籍里,她又是慈祥幽默的“科普奶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林育真便以写书、做公益讲座等形式进行科普,走到哪儿就要科普到哪儿的她从未停止传播科学的步伐。长期做公益科普的经历,让林育真看到了孩子们眼中对知识和大自然的渴望,也让她能更敏锐地捕捉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和心理状态。
林育真在公益科普讲座上与小读者们进行互动
在她笔下的动物世界里,林育真化身“科普奶奶”,以第一人称的亲切口吻、诙谐幽默的语言将知识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引领孩子们在乐趣中收获各式各样新奇的“冷知识”:“一山不容二虎”的科学道理、光脚在冰上行走的企鹅为什么不怕冷、长颈鹿走路顺拐的生理原因……生动活泼的语言与精美的附图让小读者跟着“科普奶奶”走近了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动物世界。
“做任何事情贵在坚持,坚持就要克服种种困难。”林育真自言“有点老”,但她创作的图书“得是全新的”。克服年龄局限,保持对科普的热情,尽力为读者提供科学准确、趣味盎然的读物,是林育真对自己爱科普、做科普、传播科学知识初心和信念的坚守。“我每次看到小读者们阅读这套丛书时,眼里的专注和嘴角的笑容,心里都感到特别温暖和快乐。”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 范心怡
编辑:扈美辰
审核: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