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掠影(封二、封三)丨鲁东大学:服务春耕生产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0-04-23 16:07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刊2020年4月刊作者:李青 宋慧杰 A+A-
-分享-

  2020的春天如约而至。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鲁东大学农学院师生通过“线上”指导、“线下”实践等多种形式,积极服务春耕,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疫情期间,人是封闭的,线上各种交流却异常活跃。”程显好教授带领食用菌技术团队通过微信、QQ、电话、农技推广服务平台等线上科技服务方式启动“云助力”,开展线上“问诊”指导,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及时解决农户们在生产中的难点、堵点。“种植户的黄色金针菇控制在春节前大量出菇,赶上好时机就卖了好价格,种植户们很高兴,我们也很开心。”

农学院教师在农田指导油菜授粉

  农学院张洪霞教授领衔农林作物遗传改良中心团队、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育计划创新团队,指导开创“原种创新育苗+科学栽培管理+附加产品开发”的科学、先进的一条龙发展新模式,解决莱山郑家庄村“烟薯25”种质变异严重、薯苗质量参差不齐问题;遗传改良中心女博士团队全程指导烟台莱山郑家庄村大球盖菇栽培技术,不仅延后了菌菇丰产期,而且积极发起“同心战‘疫’ 爱心助农”网络公益活动,解决农民“卖难”问题;科技特派员王建瑞指导青岛汪河水南村、忘屋庄村指导玻璃温室发展项目、蔬菜大棚改造、羊肚菌种植等,帮助企业和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省烟台鲁东大学“四进”工作组的联系下,闫冬春教授带领水产养殖技术团队赴蓬莱市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对接,指导南美白对虾养殖池的设计、病害防控等。各团队认真开展线上调研,围绕工厂化栽培企业、栽培农户、园区化栽培合作社的现状与困难,思考应对困难、减少损失的措施手段,形成指导建议。

农学院院长程显好(右二)带领食用菌创新团队在烟台莱山郑家庄村对接服务

女博士创新团队指导村民栽培大球盖菇和灵芝等食用菌

  学校积极探索“1+N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教师们亲自动手完成了校内简易棚试验区的第一轮次品种栽种,以期形成一亩地一个大棚,一年四季多个(+N)品种轮作,实现产出效益20万元以上的目标,以项目留住农民,助力乡村振兴。在教师们的号召下,学生也纷纷就地参与家乡春耕生产,将春耕生产作为“学农、爱农、为农服务”的实践舞台,主动担当起村里的义务农技指导员,指导帮助农户更换大棚膜、土地翻耕等,以实际行动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农学院新建乡村振兴服务队

农学院张洪霞教授(左一)带领农林作物遗传改良中心团队在烟台莱山郑家庄村指导生产

教师提供优良大樱桃组培苗木快繁技术支撑

教师示范葡萄修剪

教师进行周年化蘑菇栽培模式实验示范

作者:李青 宋慧杰

编辑: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