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大赛改变了我,教会我把公司做大做强,带动老百姓走上共同富裕之路。”鲁东大学2017届毕业生杨安仁如是说。9年间,他建立了国家油桐种质资源库、国际领先技术的油桐种苗繁育基地、15万亩油桐种植基地,用科技振兴油桐产业,让荒山变宝山,带领1700余户大山里的乡亲脱贫致富,并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
在鲁东大学,杨安仁只是众多投身创新创业学子中的一个。2018年至2021年,鲁东学子共成立了130余家创业企业、4.4万人次先后参与其中、2246人次获国家级奖励、累计营收3.9亿元,学校也因此荣获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称号。2021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取得3金3银的优异成绩,获得“先进集体奖”,并通过了第四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评审初审,是全国通过此次审核的4所高校中,唯一一所山东高校。
多年来,鲁东大学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把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开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创,尤其是以赛育人的人才培养新途径,走出一条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引领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特色之路。
从浅尝到深研,开辟完整的双创教育生态圈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和“互联网+”大赛的连续举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各高校的普遍共识和重点工作,创业学院、创业课程、创业园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茁壮成长。大学生创业真的这么一帆风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何在?
其实,鲁东大学的创新创业竞赛之路也并不平坦。2015年获得山东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2016年获得首枚“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17年承办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9项金奖,2018年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1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持续开展4年后,竞赛发展的深层次困局逐渐浮出水面:新项目培育后劲不足,人才池、项目池建设滞后,陷于惯性思维、过于依赖以往路径,创新活力不足……各类问题的堆积,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创新活力,在学校22个学院中甚至出现15个学院没有新项目的情况。
2018年,鲁东大学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一场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观念,并形成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建设、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理念,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鲁东大学逐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管理系统和保障体系,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委员会,统筹推进全校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先后组织78名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聘请77名企业工程师进校担任兼职教师,目前学校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专业化创新创业导师已达167人。另一方面,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学校每年安排120万元用于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近几年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此外,学校还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了69个创新创业实训中心、科研平台和孵化基地,设置了455个助研岗位,共吸纳4600余名本科学生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进科研队伍。创新创业类课程模块、弹性学制、学分转换制度、教师指导成果激励制度进一步健全,教师指导学生立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827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267篇,获得授权专利116项。
五层进阶培养,打造融合递进的双创教育链
结合学校特色、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地方资源特色,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驱动计划(STIDP)的基础上,鲁东大学探索出“选、育、壮、战、移”五层进阶式项目培养模式。这种模式采用“分布式”机制,打破按照学生年级分层的传统方式,以项目组为单位,根据项目成熟度分层级进行针对性培养和锻炼,最后让各类大赛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试炼场。
“选”即“选种识苗”,从人才、种子项目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选拔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进入人才库;另一方面协同学校校友办、科技处、社科处、服务地方办公室、各二级学院,挖掘有实力、有潜力的种子项目,进入项目种子库。
“育”即“精准育苗”阶段。在横向上将项目分为专业型、实践型、创新创业型三个类别,在纵向上按照项目成熟度进行级别分层,施以针对性的能力培养、项目锻炼、科研辅导,并选拔团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和各类学术活动。
“壮”即“一线壮苗”阶段。所有种子项目必须进行半学期以上“大实习”,其间进行社会调研、一线生产操作、科研实践锻炼。同时组织考核,选出各项目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确定项目负责人,进行团队重组,保证各个团队的合理配置。
“战”是“实战炼苗”阶段。设置院—校—省—国四级竞赛机制,根据不同项目类型,指导项目按要求进行完整比赛流程的集训及对抗赛;后期备赛强化阶段集训,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共同完成比赛内容,培养队员之间的默契程度。
“移”即“孵化移苗”阶段。学生在“实战炼苗”过程中锤炼创业意志与创业品质,增加创业经验,提升创业思维和承受能力后,与创业学院和校内孵化器对接,扶助项目转化成适应市场环境的创业行动。
“固土成型”团队成员在为竞赛项目做实验准备
前不久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的固土成型剂团队,是五层进阶式项目培养模式有力支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最佳证明。“我从大一开始加入实验室,做这个项目已经两年了。从最初的无甲醛环保水凝胶黏合剂,再到固土成型剂研究;从仅应用于工业生产,到推广覆盖至花木移栽及边坡防护,项目推进过程十分曲折。”固土成型剂团队负责人曲柯宇说,“在产品中试阶段之后,面对产品需要批量投产使用的压力,团队迅速作出调整,全面进行成员优化。一周内,团队成员由只有化学专业的学生,迅速扩大为包括商学、数学、传媒、农业、生命科学、信电等多个专业学生的综合团队。3位指导教师也发挥各自优势,徐文龙老师从他的课题组抽调了20余名学生作为项目研发的后备力量,大家放弃假期,迅速完成成果中试并投产使用。”
“海外汉籍回家”团队成员在讨论项目思路
线上追踪管理,“后疫情时代”的竞赛模式
2020年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等“三大赛”为代表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及学科竞赛纷纷改为线上举办。随着疫情防控向常态化转变,线上赛事将会成为近几年赛事举办的主要形式,与此相适应的竞赛组织和架构模式正向灵活化、信息化、精准化转型。
受疫情影响,项目成员分散在天南海北,线上备赛成为唯一选择。从专家线上“选种识苗”,团队管理“精准育苗”,再到“一线壮苗”网上考核,最后多轮次线上“实战炼苗”“孵化移苗”,学校和团队克服成员时间无法协调、绩效考核难、积极性调动难等诸多问题,总结出一套“全环节线上追踪”的双创团队管理模式,大大增强了团队冲击金奖的核心竞争力。
“选种识苗”坚持项目选择高阶预判,人才选择宁缺毋滥。邀请高层级专家进入基础项目库、科研团队进行第一轮项目选择,根据往年经验预判更具竞争力的项目,从种子阶段开始培养。另一方面,在团队成立之初就对成员进行严格遴选,双向选择,防止合作中出现沟通不畅、矛盾冲突等问题。
“精准育苗”坚持问题纠正常态化。与线下团队管理不同,线上交流缺乏临场体验感的问题导致成员沟通受限。但同时,线上可以实现更灵活、更高效、更及时的交流,通过加强师资对接、研究实验、项目可视化展示,并对成果组织和发布进行追踪调研,也能确保项目方向的准确性,降低项目偏离主线的风险。
“一线壮苗”坚持任务分配精细化。带着问题去实践、对着数据做调研、面向市场搞科研,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大实习”能加强团队对项目细节的把控,延长项目生命力,确定项目发展方向,是所有阶层最艰难的一段,但对项目最终成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大实习”要根据各人专长进行任务分配,对任务进行具体化、精细化分工,避免因成员未完成任务而拖延项目进度。
“实战炼苗”坚持时间协调固定化。提前一年发布竞赛各阶段节点和工作重点;每阶段聘请专家为项目一对一“远近程”结合辅导,提出细节修改意见,多层次打磨、逐级完善;同时寻找专家、教师、团队成员空闲时间的“最大公约数”,固定会议频次,确定项目追踪反馈频率,从而减少协调时间带来的高成本、低效率,实现项目质量稳步提升。
“孵化移苗”坚持实战模式。赛后,成熟项目以“自组团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创业,以盈利为目的,做到最真实的创新创业。
在项目“全环节线上追踪管理方法”的加持下,2020年以来,学校累计组织2万余人次参加了80余项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每年参赛学生数都占在校生总数的50%以上。其中,1284名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295项,2036名学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项,321名学生获国家级以上竞赛奖项。在今年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获得省赛金奖17项、国赛金奖3项,在入围国赛项目数、获金银奖总数、获先进集体奖3个方面实现历史性突破。
“从纸上到市场”,在竞赛战场百炼成钢
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是落实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从计划书的撰写、PPT演示文稿的构思到现场汇报与答辩,在对参赛方案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和无数次的挑灯夜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意志品质等得到全方位历练和提升。
“第一次接受专家辅导始于2021年初的第一场大雪。那天,我们和刘昕老师互相打气熬过了备赛的第一个通宵,不眠不休地工作了近7个小时,只为赶在第二天上午9点前修改出一版从整体思路到细节处理都全新的方案,争取请专家在离开前再给我们指导一次。”全球首个中外联动汉籍回归公益组织“海外汉籍回家”项目的负责人王兆桅回想起当时的情形,仍然激动不已,“冬令营集训结束后,我们便全天候、全身心投入项目,虽然那时是寒假,但项目成员通过腾讯会议坚持联系,每天从早上8点到深夜12点,吃饭休息都在电脑桌前。指导老师也同我们一样,晚上我们总是边商讨项目边听着老师哄两个孩子睡觉,然后她再悄悄爬起来带领大家继续工作。”34个通宵、128版项目汇报PPT,见证了团队的全国银奖之路。
奖牌见证了付出,更重要的是一个个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在共‘桐’富裕项目的培育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要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技术提升和服务‘三农’的思想进行引领。”杨安仁团队的指导教师郭笑彤感慨,“杨安仁从一个大型油桐种植户,转变为真正懂农业、爱农业,致力于通过农业科技发展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创新人才,这更加坚定了我带领学生走进乡村、走进农田的决心。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农民对他们的需要,才能鼓励更多学生扎根农业、服务农村。”
“创新创业竞赛的目的不是得奖,而是发挥竞赛的育人效能,让学生在竞赛中增长智慧和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学校党委副书记丁瑞忠表示,“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完善保障、教学、管理‘三个体系’;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立德树人、学科专业建设、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的‘四个结合’;搭建育苗、竞赛、孵化‘三个平台’;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护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发展,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杨安仁和专家分析、研判油桐生长情况
作者:特约通讯员 李 青 张 杰 王 娜
编辑:扈美辰
审核: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