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藏品叫做白陶鬶,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典型器物,它的造型像一只昂首挺立的鸟。”“这件藏品为什么这么罕见呢?因为在顶部还有些镂空的装饰,白陶鬶一般用来热水、温酒,体现了东夷人以鸟为图腾的生活状态。”在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志愿讲解员的精彩解说引来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
“镇馆之宝”白陶鬶(左图)、青铜方壶(右图)
2021年5月19日,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正式开馆,成为目前国内高校单体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其中,出土自青岛的文物,将这座城市的历史追溯至约6000年以前。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的历史考古类国家一级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在济南中心校区和青岛校区两地设馆,展览面积1、2万余平方米,拥有文物和标本4万余件,包括陶瓷、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甲骨、砖瓦、墓志铭、钱币、书画等众多门类。
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
值得一提的是,山大博物馆95%的文物都是本校考古专业师生在历年的考古教学实践中发掘出土的文物精品。这是山大考古实力最有力的见证。
在山大中心校区博物馆中,文物精品展是最具特色的展区,它包含“文明之光”“东方重镇”“邿国寻踪”和“春华秋实”4部分。在“邿国寻踪”部分,一套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青铜礼乐器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套青铜礼器和乐器器形硕大,铸造精美,共有110件,出自济南长清仙人台邿国贵族墓地。
这是山大考古专业师生在1995年开展考古实习时挖掘出土的文物。根据随葬品时代特征、铭文和相关文献,确定这处墓葬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东方古国邿国王室墓地,6号墓则为邿国国君之墓。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解决了历史上延续了2000多年的邿国地望之谜,获评当年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馆藏中,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例如月庄遗址、周河遗址和尹家城遗址、两城镇遗址等。尤其是在“东方重镇”部分,主要介绍了海岱地区商文化最具典型性的遗址大辛庄遗址,对山大3次发掘的考古成果以墓葬为线索重点展示。
为了更好地诠释城市文化,讲述青岛源远流长的历史故事,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在布展时就融入青岛元素,不仅设置了秦始皇登临琅琊台场景,还在考古文物成果展的“启明”板块,展示即墨北阡遗址出土的文物,并进行场景还原。
据介绍,北阡遗址是当地早期文明的代表,属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证明了在很早之前该地区即有先民生活。2007年至2013年,山大师生先后在此进行4次发掘,发现房址90座、墓葬196座以及数量庞大的动物遗骸。合葬墓、迁出葬的发现在胶东半岛地区还属首次,为研究这一地区当时的聚落结构、人群组合方式、社会发展阶段等提供了重要线索。
《文韵齐鲁》“大东”部分展品
仙人台遗址出土的编钟和礼器
作为山大考古系师生“第二课堂”的文物展馆
未来,山东大学博物馆将继续以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涵养人文菁华为己任,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综合功能,为繁荣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本文图片由山东大学博物馆提供)
作者:车慧卿
编辑:扈美辰
审核: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