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服务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指出,“要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打造人力资源强省”。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造血”,我省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不断创新培养模式,精准发力,培育服务全省乡村振兴、产教融合、经略海洋、医养健康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提升了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研究生培养能力稳步增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增长显著
目前,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34个,其中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7个,含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4个,另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3个。全省共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6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7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9个。
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规模看,近3年我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与在校生数量分别增长了68%和114%。2018年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在校研究生比例已接近6:4,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规模显著提高。
二、服务我省“十强”产业发展,学位授权建设更加精准
我省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支持高校面向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积极培植和建设服务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学位授权点。遴选53个硕士学位点进行精准培育,其中服务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等的学科领域占70%,突出了学校服务支撑“十强”产业的特色和优势。同时,撤销实力弱、科研能力不足、与服务发展脱节的学位授权点,增列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符合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的学位授权点。
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等主题,全省立项建设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20个;加强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智能制造类、新能源新材料类、医养健康类、海洋科学类等占70%以上,较好体现了重点支持服务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经略海洋、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学科领域的导向。
三、探索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我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校所协同育人机制,以“走向深蓝———共育海洋人才”“光电引领———智创未来”为示范,组织山东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所、潍坊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联合启动科教协同育人计划,以培养海洋科学创新人才、“中国芯”科技人才为目标,以提高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机制为保障,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共融共赢。
合作高校将充分利用创新资源,促进双方师资联合攻关,共同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强化协同创新,提供精准、高端科技供给。通过资源共享,推动省属高校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四、聚焦综合改革,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立足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我省研究生教育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工作主线,坚持面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我省将研究出台《山东省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紧密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八大战略”,以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创新创业潜力大、服务社会能力强的研究生为目标,聚焦问题、补齐短板、深化综合改革,利用5-10年时间,基本建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实力雄厚、适应需求、质量较高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为服务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山东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
编辑: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