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战“疫”在行动 共聚云课堂③丨山东中医药大学:积极作为护航“云端”教学
发布时间:2020-04-01 22:05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刊3月刊作者:特约通讯员 孙慧明 周昌 A+A-
-分享-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对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工作造成巨大影响。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的关键时期,山东中医药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省教育厅相关要求,全面贯彻“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搭建超星学习通、雨课堂、大学慕课、腾讯会议、云班课等五个线上教学平台,实现线上教学高效高质量开展,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在线课程教学工作。

科学部署 做好顶层设计

2月11日,学校印发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于2月24日实施线上开学,进行线上授课。该方案从学校课程的整体安排,学院落实在线教学的主体责任,在线教学实施的主要方式、时间安排、平台技术等方面明确了在线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与内容,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为了确保在线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学保障组,负责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方案的调整、组织实施、督导检查、信息报送等工作。同时,责成各教学单位成立教学协调组,全面落实学校工作要求,并多次组织召开有关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参加视频工作会议,商讨线上教学模式、课程资源、教学工具、网络技术等系列问题。学校积极联系超星公司、智慧树网、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云班课等公司,补充、完善学校线上教学服务方案;并与中国中医药、人民卫生、高等教育等出版社及时沟通,获取电子教材和其他电子资源。

  线上教学质量如何保障是学校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设计教学方案之初,学校就开始着手组织专家研究,制定《线上教学教师工作规范》,明确教师线上教学规范与职业规范,使得教师线上教学有据可依;同时,还制定了《线上教学质量评价表》,从课程资源、教师、学生三个维度,以线上资源建设情况、线上教学设计、师生参与度以及学习效果等为关键指标,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确保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等效。

多措并举 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开展

  为保证网上教学顺利进行,学校联合各教学平台先后组织了6场教学平台应用培训,使教师快速掌握在线教学技术,提升信息化素养,让学生提高在线学习能力。同时,为了让广大师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安排,学校教务处制作了《线上教学安排介绍》(教师篇)、《线上教学安排介绍》(学生篇),通过学校网上办公系统、学校微信公众号、QQ工作群等各种途径面向师生进行宣传。此外,还组建了5个由教务人员、网络技术人员和教学平台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群,利用校内外在线教学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在线服务,实时在线解答师生难题。

  学校与在线课程平台支持方密切配合、规范管理,提前做好扩容、测试、服务和保障工作,保证在师生集中访问课程云平台时能够平稳运行。2月21日至23日,各教学单位组织师生开展开课前测试,摸排师生是否联系得上、线上班级是否有效组织起来;学生是否准备好了学习用具、安装好了学习软件;教师是否做足了开课前的准备等,并及时协调解决了测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月24日,这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定开学的日子,师生们如约而至,164门课程顺利线上开课,206位教师与289个教学班级相聚“云端”,以别样的形式拉开了新学期的序幕。

精选平台激发研究生学习热情

  学校研究生处根据前期调研,结合研究生课程需求,选择了雨课堂作为网络授课主平台,选用腾讯会议作为备用平台,并发布了《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教学工作安排》,在雨课堂平台开通课程81门,授课教师163人,学生456人。研究生处积极配合雨课堂平台完成数据准备和信息导入工作,并协助师生完成雨课堂平台的注册绑定并调试使用,建立QQ、微信等线上教学交流群,邀请雨课堂团队及时解决各类教学活动中的突发问题和在线课程培训工作。为了给研究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学校还联系学堂在线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开放“循证医学”“医学实验技术与方法新进展”“英文写作指导”等6门其他知名高校制作的网络课程,供研究生自主学习使用。

  任课教师按照本学期教学计划,积极准备教学方案,充分发挥网络课堂中学生积极性高、主动性强的优势,以提前预习、导入任务单、课堂讨论、即时问答等手段,采用“课程平台+学习交流群+视频工具”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网络教学。课堂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课堂氛围活跃,师生学习互动效果良好。课后学生继续在线上热烈讨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集中分类整理,并予以针对性的指导。自开课以来,雨课堂所开课程平均到课率达到90%以上。

积极搭建课程思政“云课堂”

  抗疫期间,学校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积极打造网络思政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开学第一课我想对你说”活动,任课教师根据专业特色、课程特点,优化课程思政设计,弘扬和衷共济全民抗疫精神,以用生命守卫生命的事迹为案例,推动知识育人和思政育人协同并进,开展科学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实现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心理指导、价值观引导同步同行。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疫情防控的必胜信心,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育人。

  中医学院张庆祥老师在讲解《中医基础理论》时,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医药专家及医护人员利用中医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使许多病人改善危重症候,缓解症状的案例,并指出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的中医方药大多源于《伤寒论》《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鼓励杏林学子们增强专业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深刻理解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认真研究中医、科学运用和推广中医,坚持守正创新,让中医处方造福人类。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开学第一课”为抓手,积极组织动员各教研室全体教师,精心准备,精细打磨,以当前疫情防控为主题结合四门思政课各自的内容和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此外,任课教师还从学科角度对疫情进行了科学分析,将自我认识与学生共同分享,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从如何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价值、坚定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的必胜信心等方面,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就疫情之下作为个体的“我”应该如何做,与学生进行交流。

  网上教学的顺利开展,不仅保障了新学期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促进了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信息化改革、在线课程建设,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实施网上教学,实现了师生线上相聚与良好互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们进一步做好了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学生们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推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实现革命性转变。

作者:特约通讯员 孙慧明 周昌

编辑: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