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所是新中国首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70年来在海洋科技领域作出了奠基性和开创性的贡献,取得1900余项成果,发表论文14000余篇,出版专著28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1680余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00多人。特别是2018年启动“一中心两融合”(科教融合、与烟台海岸带所两所融合)发展模式,筹建运行全院13家涉海院所参与、集聚15位两院院士,100余位国家杰青、千人计划专家、万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的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海洋大科学中心)。两所致力于海洋大科学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加速推动科教融合办教育,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跃升,加快将论文厚植于“海洋强国”建设和社会福祉、百姓民生的海疆沃土中。主要的做法如下:
一、遴选优质师资搭建联培导师团队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2018年,中科院海洋所携手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大学率先开启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我们重点遴选院士、国家杰青、千人计划专家、万人计划专家等领军人才担任指导小组组长,形成“领军人才+”指导团队,在首批联培生中,由胡敦欣院士和侯保荣院士担任指导小组组长。截至目前,参与联培的研究所和高校已拓展到包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在内的6家研究所以及包含山东科技大学等在内的8所高校。
二、以重大科研任务为牵引,在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今年年初,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以两所牵头承担的15项国家重大任务为抓手,成功开启联培博士工作。在部署上述任务时,我们系统谋划、统筹考量,注重协同省内兄弟院校联合作战。如,2019年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就是由烟台海岸带所牵头并联合了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三家单位共同承担的。
三、创新教学体系
注重遴选科研一线高水平专家授课,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让前沿知识的创造者成为知识的传播者。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已经建立了以核心课为主干、专业普及课为拓展、科学前沿讲座为补充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将全部28门精品课程及其特色教材向联培生开放。
今年7月18日,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与省教育厅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省教育厅将专门设立联培招生计划,双方重点实施以联培为抓手的六大计划。结合本次会议精神,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下一步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优秀青年教师访学托举计划
为了鼓励支持更多高校、更多教师参与科教融合工作,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将和省教育厅联合设立访学专项资金,支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到海洋大科学中心访学研修;中心的高端科技平台,如科考船、野外台站、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等将向访学教师开放共享;鼓励支持访学教师申报承担海洋大科学中心自主部署的科技项目。
二、不断完善联合指导团队建设
继续遴选海洋大科学中心领军科学家作为指导团队负责人,进一步完善海洋大科学中心领军人才+省属高校骨干教师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指导模式。
三、建立校所常态对接机制,集思广益优化创新科教融合模式
8月30日,省教育厅、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研讨会在海洋所成功举办,来自8所高校及2个研究所的60余位领导专家参会。会后,校所互动频繁、对接不断,共同完成了2021年招生简章目录制定工作,为科教融合在更高层次上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借此机会,欢迎更多院校参与科教融合工作,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编辑: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