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 > 考试 > 高考 > 正文
法学:人才缺口大 就业选择广 | 大学专业怎么选
发布时间:2020-07-31 15:33 来源:光明微教育 A+A-
-分享-

“你的大学你做主”专栏邀请一线教师、学科专家及专业人士,帮助大家全面客观地了解大学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和优势,为考生及家长出谋划策、化解难题,找到自己最心仪的方向。

法学:人才缺口、就业选择较宽泛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副教授余蓝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洪成文

法学,又称法律学、法律科学,是我国学科体系的重要学科之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从事法律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或做律师,或做法官,或服务政府,或自立门户创建律师事务所,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法学门类有哪些专业设置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法学门类设有六个专业类,分别是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

这六类又下设34个专业,包括基本专业9个,分别是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民族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特设专业11个,分别是知识产权、监狱学、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国际经贸规则、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人类学、女性学、家政学、老年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4个,分别是法学、治安学、侦查学和边防管理;特设兼国家控制布点专业10个,分别是司法警察学、社区矫正、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禁毒学、警犬技术、经济犯罪侦查、边防指挥、消防指挥、警卫学和公安情报学。

另外,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国际经贸规则、司法警察学、社区矫正、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老年学、马克思主义理论7个专业为近三年来增设的新专业,专业目录的调整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就业的领域和行业。

法学院校与专业谁最牛

法学专业涵盖学校广、学科多,我国有近700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法类专业院校,其法学学科和专业类型设置齐全,学生能够接受较系统的法学教育,比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另一类是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多学科优势较为明显,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比如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

这九所高校合起来简称为我国法学教育界的“五院四系”,在学科及专业的整体实力上具有突出优势,比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囊括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吉林大学的法学理论和刑法学、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律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民商法学、西南政法大学的诉讼法学和经济法学、武汉大学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和国际法学均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值得注意的是,四所综合类大学法学院均为“985”、“211”学校,政法类仅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211”学校。同时北大、人大、清华、武大四个法学院还进入了“一流学科”建设之列,未来综合类大学的资源雄厚和就业优势对法学专业的支持性作用及影响可能会更加显著。

当然,对于想报考法学专业的广大考生而言,还有很多高校及其优势专业可以考虑,比如浙江大学的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国际法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南京大学的经济法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法学理论为国家重点(培育)二级学科,另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公安学,上海海事大学的海商法、海事国际私法等专业,特色和优势也不容小觑。

法学毕业生就业前景好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众多且招生规模扩大,考生及家长普遍比较关心法学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传统上除了从事律师职业外,法学毕业生可以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行政机关、立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以及涉外、涉侨等部门从事法律工作,也可以到大型公司担任法律顾问等。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在实践层面的不断推进,法学人才的缺口和就业选择面相对较宽泛,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与“法”有关的职业比如网站媒体法治版编辑、记者等。另外,法学毕业生的整体薪酬较高且呈逐步增加趋势,但工作强度和压力也较大。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8月29日起报名!2025山东成人高考公告来了

今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了《2025年山东省成人高考报名公告》,2025年成人高考报名分为网上填报信息、报名资格审核、 ...

08-22 15:30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