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 > 考试 > 高考 > 正文
深圳大学:首次在北京招生 新增专业预防医学
发布时间:2019-06-22 13:07 来源:新华网 A+A-
-分享-

深圳大学于1983年建校,是一所伴随深圳经济特区成长起来的综合性大学。建校之初曾得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倾力援建,现拥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学校现有11个学科门类,覆盖97个本科专业,其中包含一大批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该校招办主任李智军在日前表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大学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办学层次快速提升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

  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引领学子接触科研前沿

  据李智军介绍,学校办学特色可用“进步、创新、财富”三个词概括。

  进步。深圳大学自建校以来,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近几年在各类世界大学排行榜指数都比较靠前。比如,在最新发布的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深圳大学位列第701-750名,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32名,在广东高校中位列第3名,仅次于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

  创新。深圳大学也是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大学之一,PCT专利申请公开数量连续三年蝉联中国高校第1位,2018年更是超越哈佛大学,位居全球教育机构第3位。

  财富。深圳大学培育出马化腾、史玉柱、周海江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型杰出校友,据统计,在福布斯2018全球亿万富豪榜,深圳大学有8位校友上榜,校友总财富接近6000亿。

  可以说,深圳大学是一所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大学。因此,培养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深圳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深大注重以学生兴趣为导向,鼓励教师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接收到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李智军介绍,学校开设了约30个特色实验班。特色实验班由各学院根据本院的专业特色及优势,并结合当下科研、就业等发展趋势和需要进行设置,涵盖科研、国际合作、产业应用、创新创业等多种类型,通过入校之后的二次选拔,分层分类培养特色人才。如高等研究院的“理工创新实验班”和“金融科技实验班”,实行小规模、高水平、跨学科、重基础、国际化的精英型培养模式,为有志于走科研道路的学生提供高端平台和支持,优秀学生可入选本硕、硕博连读计划。还有“数理金融实验班”“投资科学国际接轨班”“ACCA国际会计创新班”“大数据特色班”“人工智能特色班”等,均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各行各业的抢手人才。

  另外,深圳大学紧随国际潮流,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又出新举——推行本科荣誉学位制度,为优秀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外,深圳大学还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深圳市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在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可以说不遗余力,每年投入超过1000万元,还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学生创业园。截至2018年底,创业园孵化了307家学生创业企业,团队持续创业近70%,销售额或市值1亿以上的企业就有5家,1000万以上的企业近30家。

  “学校成立创业学院、创业者联盟、学生创新发展基金,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资源。”李智军补充说。

  所谓大学者,不但要有大楼,而且要有大师。深圳大学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全国乃至国际上知名的专家学者加盟深大。目前,学校由32位国内外院士和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师资团队,有国家、教育部、广东省高层次人才250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568人。此外,学校还注重打造由院士等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多个重量级科研团队,优秀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进入这些科研强团,接触最前沿的科研工作,激发学术志趣,为他们未来进入科研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2025年山东高考军校军检资格线公布

6月30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了《2025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军检计划安排、参加军检考生名单及最低军检资格 ...

07-01 14:38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5高考填报志愿要了解哪些信息?如何充分使用参考信息?

 考生填报志愿应该了解哪些信息?查询渠道分别是什么?考生如何充分使用各类参考信息?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近日发布的《山东省普通 ...

07-02 09:52山东教育发布

2025高考志愿填报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

考生高考志愿填报一般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近日发布的《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百问 ...

07-03 09:46山东教育发布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