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女德班”死灰复燃?封建糟粕不能与传统文化混为一谈
发布时间:2020-08-04 14:52 来源:《半月谈》作者:杨建楠 A+A-
-分享-

7月25日,曾开办“女德班”的辽宁抚顺传统文化研究会于山东曲阜举办夏令营,学员学费5250元/人。课堂上雷语不断:“如果没学习传统文化就肯定得胃癌了”,“戴‘美瞳’的女生不正经”。目前,山东曲阜已对此成立调查组。

许多网友可能会记得,“女德班”近几年曾多次出现在市场上,2017年在辽宁抚顺、2018年在浙江温州,当时都因“雷人雷语”的封建意识教学内容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社会各界批评之声四起,随后被有关部门查处、关闭。为何这次又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卷土重来?

“女德班”之所以能卷土重来,与其背后的市场需求密不可分。明明是封建糟粕,却有许多人趋之若鹜。显然,当今社会仍有不少人思想认识落后于时代,价值观存在偏差,企图把一些畸形的封建意识强加于女性之上,这是“女德班”能够存在的社会土壤。

另一方面,当下社会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的偏差也是“女德班”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存在“只种花不摘刺”的倾向,似乎只要是传统文化就是好的,一味宣扬提倡,却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认识不足,批判、引导不到位。其实,国家提倡的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二字是不可省略的限定语,且传承与创新不可或缺,食古不化、一味复古并不可取。在具体规定方面,教育部早在去年就出台了《禁止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若干规定》,其中明确指出不得以“国学”为名,传授“三从四德”、占卜、风水、算命等封建糟粕。

当前,传统文化受到社会高度重视,但如果缺乏正确的辨别力,将使一些“女德”之类的封建沉渣一并泛起。这不仅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会带偏社会风气,带歪青少年的价值观,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可悲的是,一些家长误把封建糟粕当精华,不仅甘当不法培训机构的提款机,其出发点还是以“爱”的名义。

弘扬传统文化不等于复古!封建糟粕不能与优秀传统文化混为一谈。当前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管力度,引导人们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时分清精华和糟粕,不能让“开文化倒车”的行径卷土重来。要用制度和舆论筑起一道现代文明的堤坝,遏制这股泥沙俱下的洪流,让祖国的花朵免受坑害。

作者:杨建楠

编辑:周玉森 孟庆鹤(实习)

相关阅读

8月1日起,12306学生购票有变化!具体操作快来看图→

铁路部门进一步优化学生售票服务,2025年8月1日起,铁路12306客户端升级学生预约购票服务功能,全力保障学生旅客便捷 ...

08-01 16:47中国教育报

拿着这些钱,上大学!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图解来了!

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派送工作正在进行,不少同学应该已经收到,祝贺准大学生们即将开启大学新生活!当你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同时 ...

08-03 09:03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

这些“育儿补贴”不要领!多地警方提醒

 日前,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 ...

08-06 14:30新华社、中国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