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一方面是专业教育,一方面是教育的智能化,即‘用机器换人’。可以预测,将来人工智能教育能实现‘机器换人’的是课外辅导环节,这在未来三至五年会取得突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刘宏23日在长沙表示。
当天,在由湖南省科技厅、教育厅等主办的“燎原计划”2019人工智能与创新教育思享汇活动上,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探讨。
中南大学教授蔡自兴表示,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已兴起十多年,目前有200多所高校在开展人工智能教学。
在刘宏看来,虽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原创性的成果、国际性的人才很少,与先进国家还存在不小差距。他认为,人工智能教育和产业界要消除急功近利思想,避免盲目跟风。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骆志刚说,人工智能对教育的赋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教育体系的赋能,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知识图谱等技术,将成为学校的教学辅助手段;二是对教师的赋能,比如运用视频分析技术分析学生晚自习表现,将教师解放出来,带来教学管理的变革。“人工智能已经运用到工业产业、教育等各个方面,它会像当年的因特网一样,未来将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编辑:迟佳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