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明确,课程教学资源要做到整体谋划、前后衔接,体现课程改革理念,注重运用先进教学方式。课程教学资源以资源包方式呈现,资源包包括微课视频、在线学习任务单与课后练习等。
微课视频以拍摄为主,小学一般在15—20分钟,中学一般在20—25分钟。授课教师应衣着得体、教态自然、语言简练、书写规范;教学设计要注重创设交互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服务农村提高质量。加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学校对平台资源的使用力度,切实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用效益,加快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意见》指出,农村薄弱学校特别是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要针对师资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农村学校教师要积极利用平台资源组织好“双师课堂”,既要主动学习观摩,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又要加强课堂教学组织和学生辅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各地要指导和推动中小学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程,将信息素养培育有机融入各门学科教育教学,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检索、鉴别、选择能力,注重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推动把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意见》明确,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生均公用经费用于线上教育教学的政策,研究制定吸引有关机构、社会团体、企业支持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为学校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提供优质资源保障。
财政部门要依托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将平台运行维护纳入支持范围,并重点保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必要的设备购置等相关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