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第七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举办
发布时间:2019-06-05 08:56 来源:人民网 A+A-
-分享-

以“新时代·新格局·新赋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展趋势与需求”为主题的第七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2日在京召开。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认为,北京的发展只有在京津冀大的战略前提下形成新的发展、强调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才能一步步接近“2050年变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城市”这一目标。

第七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现场 卢静/摄

为进一步定位首都功能、发掘文化中心价值,体系化梳理出城市美好发展的相关要素,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成立了专项课题组进行攻关。在论坛现场,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发布了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指标体系建构报告》。

于丹以“文化”二字破题,思考如何激活多元城市文化基因,在传承、创造、发展的动态指标体系构建中,完成文明呈现与价值实践。在此基础上,课题组遴选出四项核心指标,分别为文化资源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传播力、文化涵育力,下设多个二级指标。

于丹介绍,该体系建构的逻辑指导思想为“对标与达标”,即在文化中心发展目标上以伦敦、纽约、巴黎等世界文化中心为对标城市,以大量详实、权威的数据对比北京在各个指标上已有的成绩和待提升的空间,在此基础上为北京如何接近或达到领先城市的标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中国媒体与文化研究教授迈科·金从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实践入手,提出比较研究在城市文化研究当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北京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力量,在保持文化力量和文化创新的方面,北京可以向其他世界文明城市借鉴经验。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作主题报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产业研究顾问、香港恒生大学教授许焯权通过使用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以及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在文化贸易方面的数据,分析了世界和中国文化贸易呈现出11个趋势。他认为,基于文化贸易当前发展趋势,中国应当从保持内地文化贸易出口和香港地区文化贸易进口的领先地位、提升进出口贸易份额、扩大文化贸易在全部贸易中的比重。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认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必须要从开展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全国文化中心的战略框架研究、做好全国文化中心城市规划三方面入手。

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所所长李建盛认为,北京城市中轴线是北京城市历史建设和发展中最突出的成就。北京中轴线南北中轴的延伸,是一种城市的拓展,是城市功能的集中表达,以及文化空间的历史叙事。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来自城市发展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齐聚论坛,深入探讨新时代北京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发展路径及趋势,全方位、多角度讨论首都历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更多可能性。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