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清华大学迎来我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
发布时间:2021-06-17 08:46 来源:人民网作者:孙竞 A+A-
-分享-

6月15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举行“华智冰”成果发布会。作为我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将入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师从清华大学唐杰教授,即日起开启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和研究生涯。

与一般的虚拟数字人不同,华智冰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能够逐渐“长大”,不断“学习”数据中隐含的模式,包括文本、视觉、图像,视频等,就像人类能够不断从身边经历的事情中来学习行为模式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华智冰针对新场景学到的新能力,将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模型中,从而变得越来越聪明。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尹霞在发布会上表示,推出虚拟学生华智冰,是希望把该系的人工智能技术整合起来,在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方面作出一个标杆式的应用系统,也是计算机理论与应用研究结合的一个典范。

“我们期待华智冰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开启新的征程,创造不可限量的计算人生。我们也对华智冰的‘清华旅程’充满期待,希望她能为我们所有人的校园生活增添乐趣,促进人和人工智能更亲密的接触、互动和合作。”尹霞说。

“华智冰”成果发布会现场。清华大学供图

谈及华智冰的诞生,参与研发的团队老师表示:“AI正在从感知智能走向认知智能,AI算法的关键也变成如何实现AI认知的主体。因此我们想做一个面向认知的AI主体。设计虚拟学生华智冰的初衷,是希望她最终能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不断学习,理解人的想法,主动产生符合用户需求的互动,直观、全面地捕捉人类的需求,这也是对下一代AI的尝试。”

对于华智冰入学清华后的培养规划,参加本次发布会的科研团队表示,华智冰现在的主要身份是一个“学生”,不断“学习”就是她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包括创造能力、交互能力,获取更多知识内容的学习能力。

“我们希望华智冰能够依靠一个大模型,在面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应用场景时,不是重新训练模型,而是反过来丰富、增强模型。例如,在大一时能做诗、画画,创作音乐;大二时能够做数学、语文题。我们期待,未来的华智冰能够在多项认知智能上超过人类,不仅能识别图像,写诗、作画,回答数学问题,甚至会编程、写代码、做网页。或许到那时,她就可以毕业了。对她来说,这也将是一次非常艰难的认知过程。”唐杰老师说道。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孙竞)

作者:孙竞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