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双减”下校外培训现新变种 治理须打好“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1-09-29 09:32 来源:法治日报 A+A-
-分享-

       近日,教育部校外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公开表示,将强化监督检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络协调,统筹运用好各种方式方法,加大对“高端家教”“众筹私教”“住家教师”“一对一”等隐形变异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坚决防止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蔓延。

  为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今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对学生减负工作进行部署。“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各地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据媒体报道,在“双减”高压态势下,校外培训出现了一些新变种:有的家长“众筹私教”,一起高价聘请教师给孩子补课;有的培训机构转设地下“黑班”继续授课,与监管部门打起游击战;有的教师变身“高端家政”,“挂羊头卖狗肉”违规提供校外培训服务……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隐形变异问题频频出现,如果任其发展,不仅严重干扰政策执行,阻碍改革推进,而且会形成“剧场效应”和家长的跟风,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精力负担。

  针对这些新情况,教育部办公厅于9月初下发了《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列举了7类隐形变异形态,建立了三方面的机制,明确了“查处什么”“谁来查处”“怎么查处”的思路,传递了整治力度不降、落实举措不松、整治教培乱象没有灰色空间,必须持续用力,一抓到底的鲜明政策导向,也向家长传递了明确稳定的预期,帮助家长真正纾解焦虑。

  统筹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是防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进一步演化的有效手段,教育主管部门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收集处理投诉举报问题线索,充分利用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开展巡查执法。要推进“互联网+监管”建设,加强对各类网络平台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同步构建市监、住建、公安、网信等多部门和街道、村居等全方位联动的综合监管体系。要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将违规培训机构和个人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防止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蔓延。

  疏堵结合是彻底解决好校外培训隐形变异的重要途径,要严格按照“双减”政策要求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要积极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要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在线互动交流答疑,为学生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学习提供解疑释惑平台,不断压缩家长选择校外培训的空间。

  上好学校是百姓对教育的新期待,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才是解决校外培训乱象的治本之策。要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公、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

  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化解家长焦虑,目前国家正在就家庭教育促进法征求意见,教育部也组织编写了《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教育部门要会同妇联、共青团、基层社区抓好家庭教育法规政策的学习推广,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家长系统地掌握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

  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长远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孩子教育是“马拉松”不是“百米跑”,不必总盯着起跑线,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需拿出耐心和信心。只有理性看待教育,科学开展教育,才能不断优化教育生态,护佑孩子健康成长。(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王煜玲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