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压实防疫责任、做好后勤保障 “硬核”抗疫 高校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2-03-17 09: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A+A-
-分享-

近期,全国多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多所高校宣布暂缓返校,实行线上教学,而已开学的高校则积极行动,采取封闭管理、线上教学、狠抓后勤保障等措施,阻断疫情传播,保证校园安全稳定。

阻断疫情 压实防疫责任

在疫情多发的背景下,教育系统更要毫不动摇坚持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强化使命担当,压实“四方责任”。

目前,海南各学校实行相对封闭管理,严格校门管理,坚持“测体温+健康绿码+行程绿码”准入,严控校外无关人员入校。引导师生家长非必要不离开驻地、不聚集,加强重点场所通风消毒,加大重点部位消杀力度,抓好考试安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考务组织、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

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学生学业的影响,山东启动线上教学分级应急响应机制,可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即时切换。目前,山东45所本科高校开展了线上教学,覆盖在校生110余万名。162所中职学校和63所高职院校开展不同程度的线上教学工作。山东还统筹省、市教学资源,提供优质网上课程支持和技术保障,强化线上教学指导,确保教学质量不打折扣、不降标准。

“如果病人姿势让你难以采集到样本,要记得及时纠正病人,保证自己能顺畅地采集到样本。”为常态化储备疫情防控志愿者,近日,安徽医科大学举办“东南学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项志愿者技能培训班,来自各学院的540名志愿者和卫生健康委员接受了专业技能培训。培训中,主讲教师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七步洗手法、咽拭子采集法、穿脱防护服等工作的具体细节。

勇于担当 护航学子考试

近日,西北师范大学专车接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学生的暖心举动在朋友圈“刷屏”了。

“辅导员老师细致点名,不落下一名同学,全程护送同学们到考场,考试结束,再把学生们平安地接回来。疫情没有打乱我们生活的节奏。”西北师范大学辅导员赵向东自豪地说。原来,为确保该校5000多名学生在疫情期间能顺利参加教师资格考试,3月12日,西北师范大学专车接送考生分赴40个考点顺利参加考试并平安返校。

让学生备感温暖的学校还有山西忻州师范学院。该校有4167名学生报名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学院成立了工作专班,全院约500名辅导员、教职工、志愿者高效协同联动,投入经费20余万元,为参加本次考试的学生统一提供“点对点”免费往返乘车、免费核酸检测等一系列服务。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多地多场考试延期举行:天津、上海推迟举行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广东、江苏推迟举行普通专升本考试,重庆推迟举行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高职分类考试专业技能测试,河南推迟举行普通类选调生笔试等。

暖心陪伴 抓好后勤服务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多所高校已转为准封闭管理或封闭管理。面对疫情防控压力,高校更应有温度、有秩序、有力度地扛起做好保障校园安全、做好后勤服务的重任。

目前,上海市高校均按校区采取封闭管理模式,落实全员排查。同时,高校竭尽全力做好师生员工关心关爱和后勤保障。在配合疾控部门的同时,教育系统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在隔离观察、餐饮供应、场地消杀、人员转运、物资储备等方面,尽最大努力做好服务保障。上海市教委还要求学校严格落实安全就餐模式,确保封控期间餐饮保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另外,还要求学校做好洗浴、洗衣、超市、就医等生活服务保障。

“品貌俱佳”的美味盒饭最近成了长春理工大学的新晋“网红”,霸屏了该校学子的朋友圈。为了让学生吃饱吃好,该校后勤处动员所有力量,在最短时间内确定供应商,敲定供货项目、数量和送达时间。同时把责任压紧压实,把任务落到每个环节、每个人,保证学生每顿饭都注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王煜玲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8月1日起,12306学生购票有变化!具体操作快来看图→

铁路部门进一步优化学生售票服务,2025年8月1日起,铁路12306客户端升级学生预约购票服务功能,全力保障学生旅客便捷 ...

08-01 16:47中国教育报

拿着这些钱,上大学!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图解来了!

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派送工作正在进行,不少同学应该已经收到,祝贺准大学生们即将开启大学新生活!当你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同时 ...

08-03 09:03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

这些“育儿补贴”不要领!多地警方提醒

 日前,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 ...

08-06 14:30新华社、中国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