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2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赴山东调研教师减负工作,深入了解教师负担情况,切实贯彻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精神。
陈宝生强调,要从加强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角度,做好制度设计,拿出破解教师负担问题的实招硬招,为教师安心静心从教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找出来。要统筹研究、科学分析,精准把握教师减负的内涵。从内外部环境、教师素质等方面找出负担的具体内容,明确教师减负的目标和要求。凡是与教学活动无关或关系不大、额外由教师承担的方方面面工作,都是要减少的。
二是分清楚。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师负担,要分清来源、划清边界、确定性质,采用适应性的方法去化解。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分类,找准问题根源,定向精准发力,通过减轻教师负担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理顺教师管理方式。
三是想明白。要认真研究教师负担的危害、成因及产生的机理,立足事业长远发展辩证看待,从专业化生产、机制化管理、科学化评价、体制化培养4个方面认清现代教育特点。部门之间要达成共识,确定标准,研制教师减负清单。
四是盯住改。要采取措施,坚持有限治、重点治、分类治、创新治、专业治、刚性治,从比较容易治理、教师反映强烈的有限目标抓起,重点治理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科学化解不同地方、不同学段教师负担,创新治理机制,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治本之策,啃下教师减负中的“硬骨头”。切实推动中小学教师减负,落实看校长、管控看局长、政策看市长、环境看家长、融洽看班长、法规看部长,全社会形成合力,协同营造推动教师减负的良好教育生态。
编辑:迟佳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