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外国语学校收到来自于教育部办公厅的一块金灿灿的奖牌——“教育部2018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据悉,山东省仅有14所学校入选,济南外国语学校为济南市唯一 一所入选学校。近年来,济南外国语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工作开展早,普及广,受益多。
一、利用平台资源共享
学校借助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先行,内外聚力,切实为落实教育信息化工作找到切入点。学校从老师们熟悉的教学课件、视频等零散资源整合入手,规划学校校本资源建设,逐步提升资源共建共享成效,达到信息化资源建设目标。坚持购置资源、校本开发相结合的思路,有效解决资源支持、交流、管理等问题。
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每天都有各校资源的建设数据更新,学校始终排在前列,但是,济外人追求的不是数据,而是在资源积累中的内化和成长,不断引导老师们从日常工作中沉淀积累,为教学信息化技能找到突破口,找到渐入佳境的状态。
二、通过空间支持教学
学校通过平台空间支撑线上线下开展全校性的常态化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利用空间支持备授课、活动组织实施、线上线下教学、班级管理、预习、作业、答疑、自主学习、分享心得或参与其他活动等。每个学科依托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学生网络学习课程目录,将部分预习性课程资源与《重难疑三点攻略》微课程通过班级圈推送给学生,学生通过平台“班级圈”和班级空间,下载资源并自主学习。在规定时间节点上,结合自主学习,晾晒自己的作业。任课教师通过平台班级空间、个人空间查看班级内每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在线答疑,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讨论。
根据平台数据反馈,2018年寒假期间,教师、学生和家长借助平台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互动、家校共育活动。平台登录人数 2763人,登录人次共达18830人次,班级资源上传2741个,阅读量38988次,学生空间上传资源49487个。
三、整合资源交互学习
学校在落实教育信息化要求中,深深体会到要实现泛在学习,除了要有便捷的移动互联网络,更重要的是要有成体系的大量优质学习资源,包括课件、微课、习题等图文、音视频和计算机学习软件等资源。泛在学习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学习资源,要通过学习资源聚合技术成体系的建设;资源要能满足跨平台、跨设备无障碍使用;资源要分布式网络存储,满学生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学习需求。2016年学校开始“反转课堂”的教改实验,使部分学生获得在“智慧教室”中泛在学习体验。同时加强各学科资源在平台的整理与规范,让学生在开放平台中获得更多更优质资源。
四、决策评估及社会影响
学校领导以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依托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放、动态、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学习空间人人通为载体,努力促进“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使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成为深化教学改革和促进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学校在资源整合中完成了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了课程内容,优课资源更是加强了课堂教学的指导;培训本着“以用促建,全员参与,共同成长”的原则,立足运用,分层推进,扎实高效地锻炼并提升了队伍。通过空间建设宣传了学校,宣传了老师,获得很好的社会评价。同时,也为学校明确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编辑:冀春鑫
自2001年接任历城二中校长起,李新生几乎每晚都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彼时的历城二中还是一所坐落在农村地界的普通高中——优质 ...
7月18日晚,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国乐团“多彩族韵·弦歌飞扬”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山东剧院拉开帷幕。
“孩子青春期沟通像‘血栓堵塞’吗?”“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动力?”……这些困扰万千家长的家庭教育难题,在济南第三中学党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