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菏泽市教育局召开基础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会上公布了市级幼小衔接实验区、市级示范园(校)和指导专家团队名单,解读《菏泽市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并正式启动全市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工作。为确保3个省、市级实验区和38所省、市级示范园(校)实验阶段顺利进行,会议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
幼儿园要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全过程。幼儿园应从大班下学期设立入学准备期,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方式积累经验,在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做好入学准备。
二是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
各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帮助儿童在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做好入学适应。
三是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
幼儿园和小学要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要及时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宣传展示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衔接。
四是开展联合教研
完善教研体系,建立健全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强化区域教研、联合教研、园(校)本教研制度。开展专题教研,小学教研和学前教研要周密规划和设计幼小衔接主题教研活动,围绕“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的重点领域,梳理衔接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开展科研攻关和专业指导。
五是强化培训指导
加大对各级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的宣传培训力度,将幼小衔接教育纳入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新入职教师培训和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切实加强幼儿园教师和小学一年级教师的儿童心理发展知识培训、教育理念等知识培训,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儿童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和适应教育,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
六是加大治理力度
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以任何名目开设幼小衔接班,严禁对3—6岁儿童以课堂集中授课为主要形式组织安排教育活动,不得开展以知识技能为主的强化训练;不得组织幼儿参加与小学教学内容有关的考试测验,不得代任何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入学考试。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对存在“小学化”、非“零起点”教学的幼儿园和小学,追究园长、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市教育局总督学刘洪杰、基础教育科负责同志,各县区教体局分管局长、基础教育科、学前教育科等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各县区就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做了交流发言。
编辑: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