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红色教育|潍坊市育才学校,那段兵团岁月的故事 ……
发布时间:2021-05-08 08:50 来源:潍坊市育才学校 A+A-
-分享-

图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教育系统开展了“红色教育 百年记忆”红色教育在身边大型寻访打卡活动。

今日打卡——潍坊市育才学校

请听潍坊市育才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付海燕讲述学校那段兵团岁月的故事

这条狭长的街道,是我上班的必经之路。走过长长的街,就像穿越长长的历史。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但我们学校,那近半个世纪的兵团岁月,却鲜为人知。

1970年3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由济南军区组建了山东建设兵团。备战,备荒,为人民。这支由城市知识青年和现役军人组成的特殊群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火红的青春。

济南军区山东建设兵团第二师机关小学,这是我们育才学校的第一个名字,它诞生于1974年。现存的档案资料,表明了兵团子女对教育的迫切需要。而我们学校的火种,就从那时一代代接续了下来。

电视剧《兵团岁月》曾经感动了无数国人。我坚信,镜头下的每一幕,都真实地发生在最初我校孩子的父母身上。只是时间太久,整整半个世纪,许多记忆已经模糊。

好在,有许多东西可以唤起我们尘封的记忆。在我的书架上,有一枚特殊的纪念章。那片红色的记忆,成了我们割舍不断的血脉与基因。

因建设者而生,向建设者致敬。关于先前的历史,关于兵团的故事,孩子们总是充满好奇。作为兵团的继任者,我们有责任讲好他们的故事,留住他们的精神。

兵团是一个称呼,而每个担负起这一称呼的人,都有一个无一例外的角色——建设者。习总书记告诉我们,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留住兵团精神,做新时代的建设者。学校的孩子们,自编自演了剧目,表达他们对先辈的缅怀。从他们稚嫩的表演中,我们似乎完成了又一次历史的穿越,回到了四十七年前那抹鲜红的红色。

学校在变,城市在变,时代在变。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所有的变化当中,惟一不变的是情怀。留住兵团精神,做新时代的建设者。

从兵团子弟学校到育才学校,校名可以变,但精神不能丢。 老师,像兵团战士那样,青春,火热;孩子,像兵团小士兵一样,机灵,活泼。

每个时代都需要那一个时代的建设者。兵团是一个符号,定格了那个时代的火热 。兵团是一种精神,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设。

传承是一种使命。矮矮的三尺讲台上,有潍坊的明天,有祖国的未来。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全情投入;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课间尽情欢乐;当我看到教师轻盈的脚步;当我看到荣誉纷至的结果。我知道,直到今天,我们没有忘记,我们仍在用坚实的行动,去致敬那段难忘的兵团岁月。

学校因兵团而生,为建设者而建。今天,我们也在尽一己之力,发扬兵团精神,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

编辑:曲珈熠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