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
发布时间:2020-01-16 16:11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刊10月刊作者:山东建筑大学 牟永念 A+A-
-分享-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路,弹指一挥间。回望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从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再到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我们紧跟时代步伐,不忘初心、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制定了一个个新目标,实现了一个个新突破。这70年,是中华大地沧桑巨变、迎来伟大民族复兴的70年,是承前启后、坚定信念、继往开来的70年,是值得纪念、值得感悟、值得书写的70年。

  祖国70年的壮丽征程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始终对国家和民族怀有赤子之心,不断思索、不断前行,坚守立身处世的定力,为国家和民族贡献一份力量,尽到一份责任,真正做到了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到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我们应当用前人光辉的历史业绩作为前进的动力,有所作为,有所担当,成为中国的脊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为祖国发展奋斗终身。

  作为一名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从我自身的工作性质而言,就是要做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讲好建大故事,提高新闻舆论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专业素养助力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在这奋进中的新时代里,我一定坚守初心,听从历史的召唤,不断超越自我,厚植家国情怀,无畏艰难困苦,弘扬长征精神,敢于引领创新,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增光添彩。

  作为一名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我已在山东建筑大学工作16年。一路走来,见证了山东建筑大学发展的艰辛历程。2002年,迎着新世纪冉升的朝阳,建大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启动新校区建设。2006年,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山东建筑大学,实现了建大历史上的新飞跃。2004、2010年先后召开第一、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校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诸子先贤景观与建筑文化长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先后建起了建筑平移技术展馆、地图地契展馆、山东民居展馆、铁路建筑展馆等特色建筑博物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绿色生态校园案例,被评为山东省建筑科普教育基地,列入山东省系列博物馆规划。毕业生综合素质优秀,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学校被评为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一路走来,建大发展刻于心间。

  我始终坚信持之以恒的力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是我行动的宗旨。对于个人而言,这些年我所做的工作,仅仅是起点。作为一名开拓者,要勇于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并将爱国奋斗落到实处,转化为实践,以新的担当和作为,把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新时代一定要有新气象、新风貌、新作为。做时代新人,就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新思想的科学指引下,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新使命,干出一番不负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我们正处于砥砺奋进的新时代,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先辈们已为我们打下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底色,我们要做走在时代前列的自强者,以青春之我,持续奋斗,坚定前行,做永远向上的青年。

  作为一名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在工作中,我要始终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以开阔的胸襟和广阔的视野,立足实际,去探寻工作新思路,以手中的笔去记录新奋斗、宣传新时代、歌颂新成就。我将坚守初心,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作者:山东建筑大学 牟永念

编辑: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