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办一个“书呆子”的论坛
我们希望崇尚学术、淡泊名利的“书呆子”来本论坛交流。我们对“书呆子”充满敬重。当下中国太缺少“书呆子”,太需要真正的“书呆子”了。据说,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五年前,比尔﹒盖茨夫妇在斯坦福大学2014届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演讲中对“书呆子”表达了深深的敬意。本论坛就是为敬爱的“书呆子”们提供的平台。我们在乎的不是你有什么称号,有什么级别的项目,得了多少奖,我们只在乎一样———你想不想做真学问。因此,“书呆子”的标准就是本论坛的标准。只要是“书呆子”们讨厌的东西,那些沽名钓誉的东西,本论坛都不会有;那些“书呆子”认为浪费时间的会议程式我们努力简化。
2.办一个真正探究学术的论坛
如果说本论坛对“书呆子”敬重,对学术则是敬畏,倡导一切为了学术。这些年,学术会议很多,但真正为学术办会的有多少呢?这个论坛什么也不为,只想为学术而求学术,为真理而求真理。只想为有志于学术的人提供探究学术的平台。我们一起探讨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学问,应该做什么样的学问,怎样做好真正的学问。我们与其抱怨真正的学术离我们远去,不如自己主动向真正的学术靠拢。
3.办一个自由交流的学术论坛
学术自由是实现真正学术的重要前提。为此,本论坛的主要内容是自由交流,主要形式也是自由交流。为了避免对自由和平等的压制,本论坛没有主席台,没有主旨发言,不摆台签,不设评议人,不排列发言次序,不对论文和发言提出任何要求。我们设立了引言人,也只是为了有人起个头,免得一时冷场浪费时间,免得话题太分散,难以深入。我们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个人的创见,希望形成平等自由的学术争鸣。你可以标榜考据,他可以标榜义理,我们更希望对“考据与义理”的关系做深入地探讨;你可以做“六经注我”,他可以做“我注六经”,我们更希望这两类学者深入探讨如何取对方之长补自己之短;你可以做宏观研究,他可以做微观研究,我们更希望围绕“宏观与微观”展开深入地交流;还有,对于“史实与诗性”“坚守与跨界”等问题我们都希望认真讨论一下。我们的讨论应体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4.办一个连续性的学术论坛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创建于1952年,1955年开始招收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60多年来,我们这个学科出现了许多“书呆子”。现场就有一辈子说真话,追求学术真谛的老“书呆子”;也有连续主办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沙龙近百期,每个星期六晚上从不间断,只奉献不要回报的小“书呆子”。总之,我们有传统、有条件、有很多理由办好这样一个学究论坛。我们想连续办下去,能办多久不知道,至少要连办五期,每期的主题分别提炼为“真”“善”“美”“深”“新”。
以上四条都不是口号,我们将尽力落实到论坛中。我们希望坐冷板凳的“书呆子”们到这个论坛来抱团取暖,希望实在耐不住寂寞的同行到这里来平息一点浮躁的心态;也希望这个论坛为陷于学术迷茫的同人不断提供来自纯粹学术的动力。
(本文为作者在首届中国现代文学学究论坛上的发言摘编)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魏建
编辑: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