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一”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6月30日,“向党的生日献礼”——纪录片《胶东乳娘》观礼暨学术研讨会在山东艺术学院文东校区举行。
为弘扬乳娘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由山东艺术学院、新华社山东分社、中共乳山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胶东乳娘》已经完成拍摄制作,2020年初荣获第53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记录单元雷米奖金奖。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山东乳山一带,一群哺乳期的母亲无私哺育保护在战争中出生的1223名孩子的感人故事。作品讴歌了千千万万个像胶东乳娘一样的英雄母亲,赞颂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侵、坚韧不屈的英勇壮举。
观礼仪式上,山东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副处长李超代表山东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对纪录片《胶东乳娘》完成拍摄制作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纪录片《胶东乳娘》作为我省扶持的精品项目,全面而真实地纪录了“胶东乳娘”群体,具有较强的史料性、文献性和艺术性,是我们宣传文化工作的又一部精品力作,作品的推出是山东艺术学院坚持用艺术表现生活、用艺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艺术成果。希望山东艺术学院以及其他影视创作单位,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国家和我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山东艺术学院院长王力克代表学校感谢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电视局的大力支持。他介绍,山东艺术学院是一所有底色的艺术院校,自建校以来就传承着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始终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把人民放在心中。纪录片《胶东乳娘》的拍摄制作,是师生扎根生活、服务人民、坚守人民性的生动体现。学校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弘扬乳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精心完成整个创作过程,生动再现胶东乳娘支持我们党、支持人民事业的感人事迹。同时,在拍摄制作中,又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师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这也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完美体现。山东艺术学院电影学院成立两年多来,借助学科专业和人才资源优势,创作、产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产生了较大反响。去年11月,山东艺术学院电影艺术产学研基地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开工建设,直接服务青岛电影之都建设和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学校将进一步发挥综合性艺术高校的独特优势,把教学与创作、内容与形式、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现代化高水平艺术大学步伐。
活动中,纪录片《胶东乳娘》导演、山东艺术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常秀芹代表主创人员介绍了作品创作过程;新华社山东分社、乳山市委、山东艺术学院项目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项目工作的有关情况;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纪录片《胶东乳娘》。
据悉,山东艺术学院、新华社山东分社、中共乳山市委宣传部还将联合制作纪录电影版“胶东乳娘”,片名拟定为《战争中的母亲--胶东乳娘》。目前该片已经进入后期制作环节。
编辑:周玉森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