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两项专利成功转让
发布时间:2020-07-21 10:04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孙军 刁志凯 孔敏 A+A-
-分享-

日前,青岛农业大学与山东德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青岛农业大学教授王宝维团队的“一种富含铜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一种富锌菌株及其应用”两项专利成果,以800万元成功转让给该企业,实现青岛农业大学在生物营养与保健领域专利成果转让新高。自“十三五”至今,王宝维科研团队已完成7件知识产权成果转让,转让金额达1100万元。

铜与锌对畜禽生长、繁育和抗氧化力有着密切关系,是饲料添加量最多的两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排泄量和畜产品中残留量也较多,农业农村部2018年已发出公告规定了限量使用要求。项目负责人、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兼营养研究室主任、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王宝维率领团队对饲料减量化新技术进行了数年的深入研究,开展了枯草芽孢杆菌创新驯化选育,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吸附二价金属离子的原理,在含有一定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30代次发酵后,获得枯草芽孢杆菌富集铜/锌极强的菌种,被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选育的菌种与产品显著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耐受性,增加菌体富集铜/锌能力;在机体消化道中能够通过消耗肠道多余氧气,抑制需氧有害菌繁殖,起到防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等厌氧菌作用;制备的枯草芽孢杆菌铜/锌产品,不仅拥有枯草芽孢杆菌的优点,而且将无机铜/锌转化成菌体有机铜/锌,大大提高了畜禽对微量金属元素的利用率,更好地发挥有机铜/锌的生物学功能,减少了对环境污染和畜禽产品中的残留富集,从而减少饲料中无机铜/锌的添加量;由于有机铜/锌利用率的提高,能够降低饲料中30%左右无机铜/锌的添加量,减少了其排放量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排出体外的枯草芽孢杆菌芽孢,在外部环境繁殖过程中可降解污水中有机质,起到净化水质保护环境的作用。

据王宝维介绍,这两项“姊妹篇”发明成果组合“发力”,同时促进无机铜/锌转化吸收,为开发新型微生态产品以及实现畜禽饲料金属元素减量化使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促进了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企业将投资2.05亿元,引进安装12条全自动智能化微生态等产品生产线,达产后可实现产值4.5亿元,年利税达1700万元。

作者:孙军 刁志凯 孔敏


作者:孙军 刁志凯 孔敏

编辑:周玉森 周添琪(实习)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