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济南 > 正文
济南发文:支持这些中职与高中学校学籍互转、学分互认!
发布时间:2020-09-01 10:31 来源:济南日报 A+A-
-分享-

日前,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提质培优建设济南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支持济南市技师学院、莱芜技师学院、山东蓝翔技师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

支持济南第九中学、济南回民中学、长清中学、长清职专、济阳职专、章丘职专、济南艺术学校、济南旅游学校等开展职普融合试点,探索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学籍互转、学分互认。

支持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及其他民办职业院校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职业教育本科生、专业硕士。

积极争取应急救援国际学院项目落地济南。

更多详情如下:

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教育

经过三年努力,基本建立起结构布局合理、专业设置科学、校企合作机制成熟、学校运行机制高效、保障政策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济南特色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模式。

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市域统筹,打破学校类型界限,跨部门、跨行业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由部门统一牵头管理的工作机制。

到2022年,市域内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部达标;新建成1所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75%以上;全市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3.9万人,中职学校校均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人,高职院校达到19400人,基本普及高职教育;对接重点产业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达到17.7万人,冠名班、订单班专业规模达到3.8万人。

将按照高校设置程序进入高等学校序列的技师学院纳入高职(专科)统一招生平台。

支持济南市技师学院、莱芜技师学院、山东蓝翔技师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

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支持职业院校与大型国有企业联合举办职业大学、二级学院或产业学院。

支持鼓励企业以购买服务、委托管理、合作共建等方式依法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或举办职业院校。

支持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中职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山东省首家长者福祉学院,

支持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康养产业研究院建设。

支持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全国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教育联盟。

到2022年,建设2个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争创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

支持济南第九中学、济南回民中学、长清中学、长清职专、济阳职专、章丘职专、济南艺术学校、济南旅游学校等开展职普融合试点,探索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学籍互转、学分互认,为学生实现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平台。

支持这些学校升级

支持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济南护理职业学院争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支持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

支持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

支持济南职业学院骨干专业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支持济南职业学院转设济南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支持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开办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专业。

支持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及其他民办职业院校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职业教育本科生、专业硕士。

支持新建这些学校

支持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在我市新建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积极争取应急救援国际学院项目落地济南。

到2022年,创建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4~5所、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1~2所。

《方案》还提出建立“春季中考”制度,制订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为学生依照兴趣和禀赋多样化选择、多渠道成才拓展路径。

扩大中职与高职“3+2”、中职与职业教育本科和应用型本科“3+4”、高职与职业教育本科和应用型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健全相互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让更多的中职学生有机会升入高职院校。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济南槐荫青少年的“红色印记”之旅

暑假中,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槐荫青少年们绘制了20余条多彩暑期研学实践路线。接下来,请跟随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的青少年 ...

08-01 15:15济南槐荫教育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脚步与诵读中活起来

 盛夏时节,一场跨越鲁、豫、皖三省的文化探寻之旅落下帷幕。平阴县教体局组织开展了“读着《道德经》进鹿邑”暑期综合性社会实 ...

08-04 09:4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第十届济南“半岛杯”珠算文化精英荟在山东交通学院举行

 近日,第十届济南“半岛杯”珠算文化精英荟在山东交通学院举行。来自韩国、俄罗斯、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4个国家,以及江苏、 ...

08-05 09:54中国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