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一个深度贫困乡的教育“逆袭”
发布时间:2020-09-20 20:43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梁丹 禹跃昆 王家源 单艺伟 A+A-
-分享-

在石门民族中学,什么让师生最幸福?

答案是350平方米的浴室兼开水房和遍布了每间教室、宿舍的校园中央空调。

石门民族中学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这个乌蒙山深处的小镇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当地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属于高寒山区,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3月,“冷”是老百姓最深的感受。

2016年前,还未迁到石门乡草原村二组新址的石门民族中学,没有浴室、没有开水房,取暖只靠着小火炉。

石门民族中学校长李正东回忆,由于没有热水泡脚洗手,舍不得用电用煤,几年前孩子们冬天手脚开裂、冻伤的情况很普遍。

李正东是土生土长的石门乡人,从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他一直在当地从教,见证了石门乡教育近年来“一步跨十年”的发展。

2015年起,贵州省委两任领导先后成为定点包干石门乡扶贫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在各界关注和帮助下,石门乡的教育发展进入了全面提速期。

由于缺少运动场地、住宿拥挤、功能教室不足,石门民族中学开始重新选址新建校区。从4000万元到8000万元再到1.1亿元,由于建设难度大、挖高填低的成本高,建设投入一再追加。

宽阔的塑胶跑道、标准足球场、红白相间的学生公寓和教学楼……在这个平地稀缺的山区,从空中鸟瞰,占地100亩的新石门民族中学处在全乡最平整的一块地上。

现在,石门乡义务教育阶段的12所学校(教学点)都修建起了塑胶运动场地、配齐了音乐、美术等功能教室,补齐了学校硬件设施短板。

石门乡距离威宁县城140多公里,几年前,两地间的通行需要四五个小时。李正东说,去县城参加一天的培训会,前后得搭进去三天。乡里的教师难出去、外面的教师难进来。

2019年中旬,随着中水—黑水河—石门高等级公路的通车运行,从石门到县里的车程缩短到了一个多小时。

每年中考前,对口帮扶校重庆市第九十五中学的教师都会来到石门,帮助石门民族中学备战中考。

如今,通过两地教师结对帮扶的“青蓝工程”,民族中学每学期还会选派7到8名教师去重庆跟岗学习。截至目前,两校互派管理人员和教师交流学习近400人次。贵州第十八中学、毕节市民族中学等学校的教师也频繁出现在石门民族中学的课堂上。

“对于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要讲究程序、重视步骤,做到‘思有其序,做有其序’……”2018年6月,石门民族中学九年级(2)班班主任马光笔来到重庆第九十五中学跟岗学习。到今天,他都忘不了这段经历。他说,之前指导学生做语文阅读理解的方法,主要是靠主观感受。培训之后,他发现“阅读也有科学的解答方法”。

“如今的课堂上,老师们彻底扔掉了照本宣科,开始对标新课标,更灵活、更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在石门民族中学,李正东常常感慨,“重庆九十五中对我们的帮扶是决定性的。”

今年,石门民族中学的办学规模从四年前的823名学生、47名在编教师增加到了988名和78名,在2017、2018年的全县中考教学质量实考评比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二。“我们的办学质量正向全县中上游迈进。”李正东说。

外界的输血帮扶很重要,内在的求变发展之心更关键。

2013年,石门乡教育管理中心成立,成为精准落实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统筹全乡教育发展的中枢。

在教管中心的带动下,石门乡抓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校园安全管理规范化、带动全乡教育教学改革。

拿着本子,穿一件半旧的夹克,走进课堂一坐就是半天……在石门,教管中心的课改专干祁举勇每学期至少参加30节听课评课,在课堂上发现、推介了大批乡村教师走出石门,展示风采。

三年来,石门乡各校获县级优质课称号的教师达到了32人(次),其中获得县级优质课一等奖的9人(次)。

从补短板到扬特色,如今,石门各学校走上了追求个性化发展的道路。

9月10日,石门小学在全县校园足球联赛中夺得了冠军,创下了这所山村小学近年来的最好成绩。在乘车代表全县参加毕节市校园足球比赛的路上,六年级(1)班的前锋杨义雄说,自己将来想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

在今天的石门,这样的梦想并不遥远。(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梁丹 禹跃昆 王家源 单艺伟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