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小王老师刚刚走出校园,满脸的书生气还未脱,作为优秀的硕士毕业生考入这个离县城最远、最偏僻的乡村小学。初来乍到,巨大的落差使这个年轻人看起来颓废悲观,整天怨声载道。
(学校的老房子)
是啊,破旧的校舍,落后的教学设备,落伍的教师团队,落时的教学观念,与这个充满阳光之气的年轻人显得格格不入。好在,孩子们对小王老师满是喜欢,充满稚气的孩童或许是小王老师留在这里的唯一理由。学校里的老师也都很敬重这位掌握现代教学理念的高材生,努力帮他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使他能融入其中,不至于形单影只。
“我要尽快进城,在这里会碌碌无为一辈子……”时不时这些话就会在他口中脱口而出。
“小王,你还是在这里吧,农村环境好,人朴实,学生又那么喜欢你,在农村学校也大有作为!”“别走啊,小王老师!你走了,电脑的故障我们排除不了啊!”“农村学校检查少,利于教学上的总结,你看好多教育专家都有农村任教的经历……”
老教师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极力挽留这个年轻人,但是似乎老师们的苦口婆心更坚定了小王老师要走的决心。
“小王老师要调入城里了!”
就在小王老师参加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传言变成了现实。当他来学校收拾行李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牵着他的衣角,从口袋里掏出自家产的水果。小王老师的眼睛湿润了……他不敢正眼看这些孩子们,他们和他已经相处了300多个日子,他的手退缩了。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我走了他们该如何是好?”
这一次,他没有犹豫,一把抓过手机,拨通了教管部门……
“不走了!要扎根在这里”
五年间,随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实施 ,学校的校舍变成了崭新的楼房,年轻有活力的青年教师不断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学校的办公设备和教学设备达到了一流水准,农村贫困儿童建档立卡也得到了“精准扶贫”,农村教师的待遇稳步提升,晋级职称也得到了政策的倾斜……小王老师也在教研教务上得到了提升,还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市优秀教师”,同时与本校的年轻教师喜结连理。
如今,人们还常常调侃他“王主任,还进城不”,他总是乐呵呵地回应,“乡村还是有大作为,如今我就在这里扎根了!”
作者:唐广俊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三实验学校
作者:唐广俊
编辑:王煜玲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