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指出: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切实加强青岛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健全完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平台,充分发挥心理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自今年9月开学以来,青岛市教育局联合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在青高校,建立全市心理专家资源库,为各区市学校提供心理专家清单,畅通沟通渠道,搭建互动平台。
名师带头,打造心理教育品牌
市南区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家校协作育人的意识,成立以青岛市心理健康学科带头人为主持人的“名师工作室”,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即时化、新颖化,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市南品牌”。作为市南区特殊教育学校,青岛三江学校秉持“以爱育爱,协同发展”办学理念,成立以青岛市心理健康学科带头人为主持人的“崔秀玲心理工作室”,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理卫生科匡桂芳主任密切合作,持续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市南区充分利用在青心理专家及优质资源,定期开展“心理专家进校园活动”,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市南模式”。
青岛三江学校邀请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理卫生科匡桂芳主任进行题为《后疫情时代的心理调适》的讲座,面向市南区特殊教育教师及康教融合项目实验试点学校教师开展培训。
青岛新昌路小学与青岛市妇联家庭教育首席师刘杰老师结对,围绕“增加心理营养,拥有幸福生活”“了解性格 快乐工作”“和谐沟通”“了解原生家庭知识对教学的帮助”等主题开展教师培训。
线上线下,家校共筑健康心理
发挥学校、家庭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协同育人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的心理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家庭教育指导,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青岛新昌路小学找准学生心理健康中“家庭教育”的关键一环,面向全校家长开展线上线下同步的心理课程,并推出心理“云上微课堂”,建立起长效互通、环环相扣的家校共育体系。
科研引领,推进心理教育研究
发挥教育系统内部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青岛三江学校的“崔秀玲心理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深入探索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康复方法,从专业角度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引导青春期学生用合理方式宣泄内心的躁动,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下一步,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将进一步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各部门协同配合,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加快推进市南教育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步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编辑:迟佳
2025年7月31日,在日本川崎举行的世界青少年跳绳锦标赛(JWC)中,来自李沧区的青岛东川路小学五年级(1)班的学生曹 ...
市北区开办28家职工子女爱心托管驿站,已累计为700个家庭提供暑期托管服务;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实施“互助式”托管,让职工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