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威海 > 正文
“十三五”教育成就巡礼丨威海多项教育成果全省领先,教育资源全民共享
发布时间:2020-12-30 16:56 来源:威海市教育局 A+A-
-分享-

12月30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十三五’成就巡礼”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徐东晖,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党组成员宋玉杰,介绍“十三五”时期威海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

图片

教育事业发展硕果累累

●2017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2018年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中,我市参评的14项成果中有12项获奖,获奖率居全省第1;

●2018年以来,在省教育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学生家长开展的群众满意度评价中,我市小学、初中、高中整体评价满意度连续位居全省前列;

●2019年,在省政府首次开展的对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我市被评为优秀等级,居全省第2位;

●2020年,我市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

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增加

●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布局。提高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配建标准,每3000-5000人口设置一所6个班及以上的幼儿园,规模不足3000人口的居住区,规划部门进行区域统筹,合理规划幼儿园配建项目。

●实施了城镇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5所,新增学位28110个,总投入达到12.5亿元;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幼儿园61所,增加学位16170个。

●实施了农村幼儿园提升工程。全市新建改扩建农村幼儿园29所,新增学位8750个。目前,全市有农村幼儿园108所,其中72个镇街建有中心幼儿园79个。农村省级一类以上幼儿园的处数由“十二五”的37所,增加到97所;占农村幼儿园总处数的比例由34.3%,提高到89.8%,提升了55.5个百分点。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十三五”期间,威海新建、改扩建中小学95所,其中小学40所、初中46所、普通高中6所、中职学校3所,新增学位9.1万余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的标准班额。

●深入推进普通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共评选出六批市级特色学校68所;

●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8所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温馨校园建设优秀案例学校,1所学校被评为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建设优秀案例学校;

●深化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8所学校成为普通高中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省级试点学校;

●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特殊教育。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十三五”期间,威海2所市属高职院校全部达到省级示范校标准,9所公办和2所民办中职学校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5所达到省级示范校标准,2所进入国家百所中职改革示范校行列;

●设置中职与本科衔接贯通的“3+4”专业4个,中高职“三二连读”专业38个,中等职业学校50%的专业与高职、本科相衔接,中职学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比例大幅提高;

●高职与本科“3+2”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启动中小学“图书馆式”学校建设和师生“大阅读工程”;

●绘制首套《威海市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版图》,遴选78处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全面实施家庭教育提升工程,2个区市被省教育厅、省妇联命名为县域家庭教育示范基地,16所中小学校被命名为家庭教育示范基地;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3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1所学校被评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加强特色人才培养能力,创建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1所、艺术传承学校67所、足球特色学校88所。创建国家级艺术、体育、国防特色(示范)学校146所,覆盖全市中小学总数的70%,位居全省前列。

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建立市、区市、校三级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市级层面,培训以高端培训和骨干培训为主;区市级层面,组建教研共同体,以学区或城乡协作区为单位开展集中教研,实施全员培训;学校层面,突出校本化教师全员培训。

●全面提升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开展送教下乡、跟岗培训、挂职研修等培训项目。依托省级“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市级学科培训等对农村教师实行全员培训,年培训农村教师9000余人次;实施“双助工程”,通过20所“双助工程”农村实验学校辐射带动农村学校和农村教育发展。

●加大校长培育力度。2020年先后组织五批次校长培训,分学段开展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校长全员培训,共培训1200人次。

●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新入职教师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及教学实训相结合。

●加大双师型教师培训力度。对接1+X证书制度试点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求,培育一批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能力的教师。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实验区和中小学校车运营管理试点2个国家级试点任务;

●完成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县管校聘改革示范区建设4个省级试点实验区任务;

●“创新四项机制,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经验做法在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交流;

●“进阶探索协作区,用一体化思维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做法获全国第五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做法被中央电视台评论报道;

●学校体育改革工作经验在全省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交流;

●校医选派经验在教育部网站刊发,并获得山东省2019年度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优秀案例;

●智慧教育云平台典型案例荣获全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评选第一名,入选教育部展示案例。

●率先开展的小学生免费课后托管服务工作先后被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推广。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