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淄博 > 正文
临淄区:“临淄经验”铸就“临淄品牌”
发布时间:2021-01-26 16:39 来源:淄博市教育局作者:韩冰 A+A-
-分享-

近年来,临淄区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以理论学习提升教师师德修养,以制度管理规范教师行为,以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弘扬教师良好师风,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选树“临淄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大力倡树师德典型,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让教师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正是这样一项项的教育举措,铺就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的临淄之路。临淄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开创了新局面,改革举措得到省教育厅肯定,省教育厅把它总结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临淄方案”,并在全省推广。“十三五”期间我区共招聘新教师539名,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坚持新教师分配倾斜农村政策,通过核定教职工编制,配足配齐乡村教师,优先保障乡村教师师资,保证农村学校优秀师资充足,持续为乡村教师队伍“输血”。根据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学区的实际情况,每个学区按照教师人数的1%设立特级教师岗位,共设19个岗位,比省市要求增设了9个岗位。目前,临淄区已经涌现出了2名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

随着课后服务等工作开展,教师承担了大量工作,但受政策影响,教师工作付出与实际待遇并不对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我区创造条件落实省市关于建立绩效工资增量机制的要求,出台《建立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机制的实施意见》落实改革举措。一是完善班级管理激励机制。自2015年起,我区建立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班主任补贴月均提高500元。实施增量机制后,将小学、初中、高中班级管理激励标准分别提高到每班每月515元、615元、715元,进一步提高待遇、激发动力。自2017年实施小学生课后服务,要求学校将课后服务纳入教师工作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区财政按每生每年80元的标准安排经费,全部用于教师激励。针对寄宿制学校教师加班多、值班多的问题,确定寄宿制学校按每生每年200元的标准增加绩效工资,面向管理、服务学生寄宿工作的教职工发放。同时,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调整为每生每年1200元。以上激励政策,区政府每年增加投入近900万元,真正让老师们“干起活来有待遇”“奉献教育有回报”。

独行快,众行远。教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团队和专家的引领。为此,临淄区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启航、引航、远航“三航工程”,每年投入100万元建立22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其中,名校长工作室由区内2名入选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班的校长担任主持人,成员为市区级名校长及工程人选。远航工作室和引航工作室由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担任主持人,成员覆盖全区40余所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做到有制度、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通过扎实的学科教研、教学论坛、理论学习等,引领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成长为区域名师、名师成长为教育专家,构建起了定位准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名优教师培养体系。同时,还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研究院合作,依托叶澜教授教育专家团队,扎实开展“新基础教育”试验,引领校长、学科教师、班主任增强内生动力、实现成人成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全区共培养了2名教育部名校长领航班成员,16名齐鲁名师名校长及工程人选,9名省特级教师,12名正高级教师,42名淄博名师及工程人选,数量均位居全市首位。我区作为全市唯一区县在2017年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推进会上进行现场展示;2019年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2020年在山东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改革推进会上作教师队伍建设经验介绍。

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我们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最大限度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最大限度激发教师队伍活力,让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让优秀的教师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

韩冰

作者:韩冰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为课堂注入“山河之魂”——淄博市积极构筑初中地理实践“育人引擎”纪略

“从前,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在淄博柳泉中学,“行走的课堂”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黄河岸边,他 ...

08-11 09:5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