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万公里,泉城仨教师为首所海外中国国际学校学生带去传统中国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22 11:18 来源:济南时报 A+A-
-分享-

跨越2万公里、飞行36小时、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与国内时差11个小时……2019年12月10日,济南市市中区三位教师从济南出发,经北京、阿联酋最终到达巴西里约国际机场,在长达一天多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在路上。不仅如此,也是从那一天开始,他们远赴异国两年的执教生涯也正式开启。牛年春节来临之际,三位教师带领当地的孩子们“玩转”了一把地道中国年,让中国传统文化之花盛开在大洋彼岸。

牛年除夕 他们在里约过起了中国年

里约中国国际学校是中国教育部确定的首所海外中国国际学校试点单位,济南市教育局是该校承办方,从全市选拔三名教师远赴里约执行教学任务。据了解,第一批远赴海外的三位教师均来自市中区,他们是民生大街小学的魏东、舜耕小学的张鑫和南上山街小学的刘真,三位教师一年多来,不仅把中国的基础教育延伸到了海外,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延伸到了海外。

当2021年农历新年的钟声敲响,身在海外的魏东、张鑫和刘真和学校的孩子们拉起了手,贴春联、挂灯笼、发红包、背唐诗、包饺子、诵童谣、挂中国结、写福字、剪窗花……将中国红印染在里约的这群孩子心中。“浓浓的年味、久违的家常菜、父母的笑容、兄弟姐妹的情意无不是中国人对春节的渴盼,为了让当地的学生感受中国春节的氛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色彩,海外过年这个想法我们仨一拍即合。”魏东告诉新时报记者。

当地时间2月11日一早,里约国际学校开始忙碌起来,铺红地毯、挂灯笼、包红包、写福字,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忙活起来。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三位教师一致认为,春节是比较好的教育契机。刘真作为学校的国学老师,专门制作了春节课程,通过讲述“年”的故事,让学生们理解为什么春节叫“过年”;通过中国人过年习俗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讲述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在过年的时候穿红色的衣服……

“将每一次节庆都做成课程,是我们仨共同商量的结果。结合国内学校的一些校本课程,为里约当地的孩子讲述中国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了解大洋彼岸的中国是如何欢度农历新年的。”刘真说。

他们一致表示“再有机会还会选择来到这里”

当年幼的孩子说起“恭喜发财,新年好”,似乎把魏东、张鑫和刘真带回了故土。“远在他乡,要说不想家是假的,我个人还好,除了有80多岁的老人,孩子已经上了大学不用太操心,但是张鑫家里还有一个要高考的孩子,刘真家的孩子也在小升初的关键时刻,看看他们,有时候觉得挺不容易的。”51岁的魏东说。家庭的困难没有挡住老师们前进的脚步,2年的任期,让三位老师也收获许多。

据悉,里约当地语言为葡萄牙语,三位老师教授的学生大多为华侨、中资企业子女以及曾旅居中国的里约当地人子女。“中巴文化的强烈碰撞,让我们的英语、葡语的口语能力提速很快。一年多的时间,基本的日常交流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实在不行还可以比划。”魏东爽朗的笑声响彻了这个跨国采访电话。这份欢乐还体现在春节的包饺子过程中,擀皮儿、调馅儿,包饺子的过程让老师和孩子们都不亦乐乎。饺子皮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大圆、小圆、四方形、三角形,“还有一个孩子说自己擀的皮儿像尿布,一时间,孩子们纷纷擀起‘尿布’,他们还比起来谁的更像尿布……”魏东介绍道。在包饺子的空当儿,三位老师一边手把手教孩子们包饺子,一边将饺子相关的笑话和诗句当做聊天一样教授给孩子们。

当形式各样的饺子出现在他们面前时,魏东、张鑫和刘真都要“哭”了。大的、小的、圆的、扁的,还有的饺子撑开了“肚皮”,怎么煮成了问题。发着愁的老师们被学生李允的一句话点醒了,“老师,你快来看沙宝她把饺子包成迷你版的pizza。既然是pizza,咱们可以烤着吃,包得完整的水饺煮起来,露馅儿的当做pizza烤着吃。”一顿地道的中西结合的食物成就了孩子们的午餐。

当放学父母们来接孩子们的时候,他们一边把包饺子的习俗和趣事儿讲给父母听,一边让爸爸妈妈品尝亲手包的饺子……“和他们在一起,好似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小时候玩面儿的场景,和这些孩子相处的快乐时光弥补了家人不在的孤独感。”刘真说。由于疫情的原因,魏东、张鑫和刘真一年多来从未回国,“漂泊在外,无法与家人团聚,夜深人静之时会很想家,想念故土。即便如此,我们仨还是一致认为,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还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这里,再来两年。”魏东说。

与国内同步教学 祖国让他们很安心

张鑫在校主要负责数学,魏东主要教授语文,刘真则以国学为主。为了更好地衔接国内的基础教育课程,张鑫专门从国内带了数学试卷,对里约的学生进行调研测试。通过测试,他发现三个班级的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于是,他开始在班级内部开展分层教学。“远赴他国之前,教学任务基本明确,下一步就是如何来开展教学,我把代表着中国传统数学的孔明锁、华容道、七巧板等教具带到了这里,就是希望他们能更加理解灿烂的中华民族的数学文化。”张鑫说。

世界很大,同时又很小。网络让三位老师与国内教学节奏并驾齐驱。在备课方面,张鑫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张鑫与母校舜耕小学数学教研组积极沟通,交流备课经验,共享教学资料。英语教学出身的刘真执教国学,也是一边与国内有经验的国学教师沟通,一边自己摸索网络授课经验。如今,在里约国际学校,《弟子规》已经成为学生行为准则,华人家长们直夸孩子学习后的变化很大;在居家办公期间,国内的网络学习经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里约,让这里的学生也享受到了线上教学。

一年上了435节课的魏东,让学生们爱上了中文课,“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学生跨度之大,压力可想而知,但是我也在这中间得到了认可。”魏东说。巴西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学校安排的网课并不多,但是由于学生特别喜欢语文课,魏东的语文课从原有的每周4节一下子增加到了14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组织科工作人员介绍,为帮助他们在海外教学顺利,市中区教研室专门组建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实践等4个学科的业务指导QQ群,为支教教师提供强大的业务支撑。

老师们在海外努力工作,家里的大事小情也牵动着济南市教育局、市中区教体局和各所学校同仁们的心。平日里,为了保证三位教师的人身、健康安全,教育部门专门组建微信群,三位教师每日打卡报备驻外情况;春节前,市中区教体局及三人所在学校相关领导还为其家属送去了新春贺礼;疫情严重之时,各级领导多次关心、询问三位教师在海外的生活工作情况,并寄送了口罩、手套等有关抗疫物品……

“祖国让我们很安心。未来,我们誓当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自己的行动积极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和平台,积极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为促进中国与巴西人民的友谊作出应有的贡献。”三位教师一致表示。

新时报记者:张磊

编辑:刘然


编辑:贺蕾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