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 > 考试 > 高考 > 正文
新高考政策|志愿填报专业(类)+学校到底如何选?
发布时间:2021-03-22 14:03 来源:脱落在线 A+A-
-分享-

新高考政策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由传统的“学校+专业”变为“专业(类)+学校”。这意味着考生既可以报考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报考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报考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拥有了更多选择权,也增加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会。

但由于新高考刚刚推行,对新政策的不熟悉情况下,家长及考生对于高考疑惑的问题有了新的变化,例如,新的录取方式是什么?填报志愿时又应该如何正确选择?对于喜欢的高校,科目限制应该如何在高中时选科?根据最近整理的关于志愿填报相关内容,跟着小编继续看下去吧。

《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夏季高考按“专业(类)+学校”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增加志愿填报数量,最大限度满足考生志愿需求。招生院校依据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自主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总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也就是说,“专业(类)+学校”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专业为导向,先选定自己喜欢的专业,再选择高校。首先我们要明确,“专业(类)+学校”的报考模式不是学校与专业的简单的顺序调换,最大的区别是由以往的学校优先变为专业优先,由学校为一个单位投档变为以一个专业(类)加一所学校为一个单位投档。新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不分文理但是专业对于学生选科有特殊要求;划线办法从划分本、专科线变为按一段线、二段线分段填报,分段录取;老高考填报志愿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填报12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新高考采取“专业(专业类)+学校”的方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志愿最多不超过96个。由于取消了专业调剂,所以将志愿数量增加到了96个,有明确专业意向的考生很可能报不满。

举例为大家说明报考方法,当学生满足选考科目符合专业录取要求,在规定的志愿数量内,按照专业报考要求,考生志愿填报大致会呈现三种情形:一是报考心仪学校下的所有专业(类),如志愿第1-10项为中国海洋大学的可报考专业,11-20项为烟台大学可报考专业;二是可以选择同一专业的不同学校,如报考新闻学专业,第一志愿为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志愿为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志愿为新闻学(复旦大学);三是可以填报不同专业的不同大学,如第一志愿经济学(清华大学),第二志愿经济统计学(北京大学),第三志愿信用管用(天津财经大学)……,以此类推。还有一点大家要清楚,实行“专业(类)+学校”的模式后,仍然按照平行志愿分数优先的规则投档。


编辑:王煜玲

相关阅读

8月29日起报名!2025山东成人高考公告来了

今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了《2025年山东省成人高考报名公告》,2025年成人高考报名分为网上填报信息、报名资格审核、 ...

08-22 15:30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