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起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始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井冈山精神得以培育和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之一,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经过历史的淘洗仍旧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起义连连受挫,中国共产党人凭借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坚定地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井冈山“吃红米饭南瓜汤、穿百家衣”的艰苦岁月中,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困惑,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当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要不要坚持革命和怎样坚持革命”的重大抉择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探索,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后,深知中国革命最为根本的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在土地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以“打土豪,分田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井冈山的农民首次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
在这段峥嵘岁月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保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持续保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旺盛斗志的基础。“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出发,将其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相结合,开辟出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引向胜利。“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一方面党和红军以正确的政策、模范的行动、钢铁的纪律,集中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人民真心诚意地拥护党的领导,形成了生死与共的军民鱼水情。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井冈山时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弘扬井冈山精神,要坚定执着追理想。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是革命年代井冈山军民的力量源泉,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弘扬井冈山精神,要实事求是闯新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仍要牢牢把握“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立足党情国情世情,发挥首创精神,把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同时,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
弘扬井冈山精神,要艰苦奋斗攻难关。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攻坚期,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攻克难关,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弘扬井冈山精神,要依靠群众求胜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中汲取强大的初心动力,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做到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急。
新时代,我们要从井冈山精神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安增
编辑:扈美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