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图说 > 正文

“为民办实事”!日照市连出多项教育惠民项目让群众更满意

发布时间:2021-05-15 09:27 | 作者:冀春鑫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责任编辑:周玉森

教育服务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21年,日照市公布了1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超1/3涉及教育。从招生报名“一网通办”到中小学集中配餐,从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到课后延时服务……一件件惠民举措落地,大大提升了当地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近日,记者走进日照市多所学校,对日照教育为群众办实事的惠民工作进行了实地探访。(冀春鑫  摄影报道)

“升学报名不用再熬夜排队,家里就能在线报名。” 近年来,日照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域内义务教育入学“一网通办”,通过对招生平台不断升级优化,现已实现群众“零跑腿”“零证明”入学。考虑到可能存在部分家长不会操作、没有网络等情况,教育局特别设立咨询点,家长来到全市任何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可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网上报名,真正做到惠民、便民。图为在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学校老师现场演示招生报名平台的操作流程。

教育民生要做实做细。截至目前,日照市已有172所学校开展配餐服务,服务学生2.9万余名,其他学校将在6月1日前全部开展,极大方便了学生和家庭。为确保学生们的就餐质量,市教育局严格规范配餐企业的配送流程。图为日照市济南路小学老师对学生午餐进行测温。

例如济南路小学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发育需求和季节特点,每周提前制定并公布营养午餐食谱,提供品种多样、数量充足、营养丰富的饭菜,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除了配餐,学校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内容丰富的延时课程。同学们在放学后可以进行编织、太空泥等手工制作,也可以选择象棋、华容道等益智类玩具开展兴趣学习。

在当地济南路小学,学校还为在校午休的学生购置了睡眠垫,充分利用现有的舞蹈室、合唱室、少先队室等有效空间设置集中午休室20余处,保证学生的午休时间。这一创新举措,在全市开展集中配餐服务学校中开了先河。

2021年,日照市打破传统的校医由教育系统配备模式,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派驻校医”的新模式。在校医分配上,也是采取就近原则,即从学校就近的医院为学校分配校医。图为日照市北京路中学校医为学生的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为满足学校周边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的需求,日照市多所具备条件的学校面向社会开放了校园体育场馆和设施。图为北京路中学设立的校外人员进入体育场地的入口。

为了保障校园秩序和安全, 学校一般将体育场地与校园其他场所单独隔离开,并安装了人脸自动识别门闸和体育场视频监控,来校锻炼的市民可通过扫描识别身份信息,注册登记进入校内体育场地。

“我家就在学校旁边的小区,以前只能在阳台上看一眼操场,现在终于可以进来锻炼了,陪孩子打打球、跑跑步,特别方便。”前来锻炼的市民告诉记者。据了解,开放体育场地一年来,日均入校锻炼人数达到60人以上,总活动人数达到15000余人次,社区居民健身活动0事故。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记者来到日照市山海天实验小学的时候,恰巧是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一走近学校大楼,便传来悠扬的歌声。此时,合唱团的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练《唱支山歌给党听》。

据了解,日照市山海天实验小学目前共有2000名左右的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占比达99.4%。图为学生在日照黑陶传承人丁小燕老师的课上学习陶艺。

为了丰富延时课程,山海天实验小学挖掘教师资源,引进校外专业师资,成立了“情景剧”“贝壳画”“国际象棋”等36个学生活动社团,让学生们可以自主探索各种实践性特色作业、自主选择各种海文化社团。图为学生们在参加课后服务时排练舞蹈《纸飞机》。

据山海天实验小学校长安秀红介绍,学校的课后服务分为两种形式,每周一、三、四下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每周二、五下午则开展艺体、科普、劳动实践等社团活动,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向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延伸。

“我准备今天晚上用自己种的小白菜给爸爸妈妈做道菜,跟他们一起分享我的喜悦。”在山海天实验小学的蔬菜种植园,一群学生刚刚收获了自己的劳动果实。在这里,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蔬菜种植知识和技能,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提升了观察、研究和写作的能力。

青岛:“木工课堂”学技能

12-27 09:31

高青县青城学区:从“心”出发 拥抱健康

12-24 15:01

青岛:机器人大赛激发科技梦想

12-18 10:09

娃娃学劳动

09-15 11:00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