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批职业本科院校的试点建设工作已经实施两年有余,相关经验正在形成,相关模式已具框架雏形。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始终遵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改革精神,秉承“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地方政府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的改革思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抓部省共建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契机,立足自身优势和区域经济特点,全方位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大学”共同体发展模式,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文化创新、社会服务”五个维度上创新发展、双向融合,有力推进高校与地方协同发展、互利共赢。
一、人才培养:优化专业群架构,积极对接社会需求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和基础平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福建闽江学院时指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尤其是职业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定位和目标,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重要作用给予了特别期待,也让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始终坚持服务日照、面向山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遵循职业教育适应、服务和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的原则,抓住未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职业人才需求量大幅增长的契机,紧跟日照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积极对接“十四五”发展规划,科学研判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结构,不断优化专业布局,重点发展商务外语、人工智能、现代金融服务、互联网商贸物流、全景数字商用、旅游管理、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及专业群,满足社会急需。同时,依托日照市产业结构现状和学校专业设置基础,学校正在构建数字贸易学院、智慧城市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现代能源学院和文化创意学院等产业学院,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整体而言,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与日照市的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骨干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发展有较高的契合度,能够为这些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教育链与创新链的有效对接。
二、技术创新:突出应用研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教育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精准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服务社会能力。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注重科技咨询、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与科技转化,切实解决实际需要和技术问题。
学校建有多个社科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发展中心,开展各种技术服务。例如,为日照市政协定制开发“掌上政协App”,承担市委、市政府及组成部门的第三方评估任务;为市委办公室、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水务集团污水处理公司以及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企事业单位的业务考核考评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支持;研发基于云计算的考核管理平台、考核App和考核元素抽签系统,不断提高管理效能;为城市大脑建设提供主城区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建设平安社区综合管理平台;搭建“1+5”模式日照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平台系统,优化管理模式和效果;参与日照市水利局河长办日照市河湖精细化管理工作,帮助水利局完善管理办法及考核细则;发挥“云计算中心”、校内企业的大数据手段和无人机技术优势,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助力城市消防工作;等等。基于各项实践工作,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优势得以凸显,教师在软件开发、产品设计、信息咨询、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为企事业单位切实解决了各种实际问题和技术难点,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咨询服务,学校的技术服务到账经费实现大幅增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服务地方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
三、就业创业: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育人留人
人才是生产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宗旨,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择业、创业平台,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学生充分了解日照市和山东省的人才政策红利,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积极融入日照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一线岗位。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近5年累计招收日照籍学生4000余人,占学校总学生数的18.5%;近5年留在日照市就业的学生多达5000余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0%。“入口”和“出口”的这两个关键数据表明,学校为本土学生提供了在家门口上大学的机会和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同时也为日照市经济社会发展留住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些都是日照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人力资源后盾。学校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日照工作和生活,凸显了日照市核心竞争力以及对人才的吸附效应在逐步提升。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学校的内涵建设将不断提升,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也会越来越高,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可或缺的人才活力。
四、文化传承:融合地域文化要素,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传承是高校的重要职责,文化振兴更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其作用至关重要。学校依托日照市文化底蕴,立足地域文化现状,精准发挥民间艺术研究所技能大师和艺术学院专业人才优势,积极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智力、技术以及资源的全方位支持,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日照地域文化深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地域文化是日照城市的重要名片之一,也是日照市重要的文化符号。学校高度重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有多家“乡村文化产业对口支援站”以及“手艺振兴美丽乡村公益培训基地”,并依托这些平台开展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公益培训讲座和技术指导,落实“文化赋能,手艺兴村”。例如,非遗传承人、艺术大师指导村民从事传统工艺制作,推动树立乡村手工艺产品品牌意识,提升乡村手工艺人打造民间文艺精品力作的技能,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收入,助推乡村文化经济发展。通过建设黑陶艺术工作室、农民画工作室、剪纸技艺工作室和渔家文化工作室等多个非遗项目工作室,实现了对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抢救性保护,达到了传承与发展传统技艺的目的,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艺术专业人才,实现了多方共赢。
五、服务民生:聚焦社会特殊需求,助力基层民生事业
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基本民生保障,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支持社会力量办园,指出了对职业教育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寄予的期望和要求。近年来,学校不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助力老年教育、学龄前教育和社会文体活动,成效明显。
学校积极助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结合老年教育资源的需求特点,关注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日照市50岁以上的人群提供免费教育。目前已经开设了老年大学的主要课程,成立了“晚风艺术团”,建立起舞蹈队、模特队、合唱队、器乐队等多支表演队伍,主动对接了多个社区群体。同时,学校为场地、人员、师资等提供专项经费保障,确保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老龄化社会的民生问题发挥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学校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秉承国际化发展战略,开展中外幼教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山梨学院、美国蒙特梭利教育学会合作,构建高标准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整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早期教育专业,打造高水平的学前教育专业群,目前已经建立起高品质幼儿园,构建起实践能力培养特色鲜明的“班园一体模式”,建设起基础扎实、软硬件条件优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中外合作幼教机构,逐步形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群的集聚效应。
学校积极对接日照市“为民办实事”项目。面向社会开放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等文体设施,发挥硬件资源优势先后承担了多项重要赛事。2018年,承担了9000多名运动员参加的“中国体操节”以及1000多名运动员参加的“山东省青少年跆拳道比赛”日照站比赛。2019年,承办了近千名运动员参加的“全国体育院校篮球联赛”初赛和总决赛。同年,承办了“中国小金钟音乐节”,吸引了约14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和4个国外乐团参加,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这些大型文体活动进一步擦亮了日照市“运动之城”“活力之城”的城市名片,极大提升了日照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市校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职业本科院校试点的建设之路任重道远,既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也没有可复制的样板。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既是目标也是路径,前景可期。面向未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将进一步深化“市校融合”内涵,突出经验示范效应,从“精度、广度、深度”这三个维度上继续发力:
进一步提高“市校融合”的精度。精准对接日照市2021年政府重点工作,立足“产业强市”战略,围绕智能城市、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医养康养、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大力开展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和咨询服务;精准对接基层一线、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注重解决现实问题。不断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加强专利转化力度,把知识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形成服务地方工作的品牌、优势、特色,让“市校融合”更加精准,更接地气。
进一步拓展“市校融合”的广度。围绕日照市重点发展战略,服务日照“精致城市”建设,积极融入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大学校软硬件资源的开放程度,更好地服务于“为民办实事”的相关工作,助力民生福祉发展。融入社会治理项目建设,实现科技赋能、创新发展。开展各种社会培训,为特殊群体提供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从城市到乡村,积极拓展“市校融合”的领域,让“市校融合”的覆盖面更广,受益面更大。
进一步强化“市校融合”深度。围绕日照市“十四五”发展规划,深挖智力、人才以及软环境优势,提高城市竞争力。建立“院士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高层次平台,引进并且留住高层次人才,实现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继续提高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国际合作,打造学前教育专业群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与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于日照市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让“市校融合”更有内涵,可持续发展更有后劲和潜力。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进入了“两年成是”的关键期,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将依托日照强大的产业集群和优渥的创新生态体系,与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同频共振,全力推进“特色建设”“精致建设”,力争形成全国职业本科教育的新样板、好典范,积极助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展现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作者简介:杜琳,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执行校长。)
作者:杜 琳
编辑:扈美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