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每每提及延安,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仿佛血与火的斗争就在眼前。1935年,中央红军高擎井冈山点燃的革命圣火,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陕北延安落地生根。自1935年10月至1948 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奋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孕育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蕴含着正确的思想路线、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思想伟力,必将万古长青、永放光芒。
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延安精神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形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底色,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全部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高度概括。
首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追求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抗日战争期间,延安成为革命者向往和敬仰的地方,一大批进步青年为了追求理想信念,追求正确的政治方向,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一时传为佳话。在这一正确方向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掌握了自我革命的党性教育方式,形成了规范的党内法规,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把崇高的革命理想放在第一位,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是延安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它们的内在统一,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在延安时期,我们党承载着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寻找发展道路的迫切任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内在包含着破除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思想内容。面对错综复杂的革命形势,毛泽东深刻阐释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得以在党内确立,并贯穿延安精神各个方面,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再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体现。如何处理好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党的建设无法回避的课题。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时发表的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深刻揭示了党群、干群、军民关系的真谛。延安时期,不论是党的干部还是战士,都自觉地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解难题,出现了党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局面。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成为我们党独特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仅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体现,也是党的性质和先进性的本质体现。
最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我们党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起家的。由于延安土地贫瘠,加上敌人的疯狂侵袭和经济封锁,延安军民陷入财政和生活的双重困境。面对严峻形势,党领导延安军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运动,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艰苦朴素的作风和自食其力的作为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所形成的艰苦奋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也是无产阶级的传家宝。
延安精神拥有超越时空的力量和永恒不变的价值。步入新时代,面向新征程,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增福
编辑:扈美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