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德州 > 正文
乐陵:“硬政策”助推职业教育“增底气”
发布时间:2021-08-03 15:0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庞建磊 孟龙 A+A-
-分享-

今年,乐陵市的职业教育学校招生异常“火热”,“网报”和现场报名的学生络绎不绝,有些热门专业已经“爆满”。

看到这样的场景,乐陵市职业中专学校校长宋志刚深有感触地说:“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增强,得益于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更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硬政策’。”

建设职教园区,筑牢发展基础

“随着落户乐陵企业质量的不断提升,产业工人匮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建设一批高端职业院校将是乐陵招引企业的‘金字招牌’。”谈起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这样说。

去年以来,乐陵市将职业教育发展列入《乐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国家、省发展战略机遇期,以“政府主导,与民间资本合作”等多元化模式,投资4.5亿元,建设了占地324亩、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的职教园区。同时,引进30多名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任教,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专题教育研修活动,促进专业教师业务素质全面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达42%,较2019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品牌带动拉动职业学校全面升级

“加快乐陵民生职专升格高职的进程,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拉动全市职业教育全面升级。”樊廷雷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目标。

目前,乐陵市与民生教育集团合作,在职教园区内建设了乐陵民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办学硬件条件、师资队伍、专业集群、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资料等方面投入6300万元,将办学规模扩大到8000人,每年进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

乐陵市职业中专先后与天津斯波泰克高级技师学院、德州职业学院等院校达成联合办学协议;与国强五金等单位合作,成立培训基地、教学实习点。依托天津港劳务品牌,探索国企运营的多元化办学模式,由汇诚劳务公司建设占地150亩的技工学校,公司化推进与京津地区的产业协作和劳务协作,打造区域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兜底生活保障,合力推动优质发展

“贫困学生一年能领2000元的助学金,还可以在校内勤工俭学,顺利完成学业不成问题。”谈起为贫困学生生活“兜底”,宋志刚介绍说。

近年来,乐陵市给予在乐陵就读的中职学生免除学费的同时,每年还给予一二年级的贫困生2000元助学金。仅此一项,财政投入每年增加200多万元。同时,引导职业教育学校开设勤工俭学岗位,多渠道为贫困学生生活“兜底”。定期召开校企合作教学研讨会,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动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增减、专业师资和实验实训设备更新等方面进行滚动式调整。各初中学校对职业学校招生政策、就业服务等加大宣传力度,学生和家长知晓率达100%。截至目前,今年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已全部完成。

扩岗增容促进就业

“我们组织‘进家乡名企、筑反哺梦想’活动,让学生了解乐陵企业发展的现状,确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顺利就业。近3年,毕业生本地初次就业率达100%,对口率达89.6%。”宋志刚说。

乐陵市实施产城融合发展,加大职教园区住房、消费、娱乐等配套服务,推动“产业、人才向园区聚焦”,先后开展了“赶集去”就业服务在路上、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系列活动,搭建了人才劳动力交流大会、民营企业专场招聘等就业平台,累计提供岗位4.5万余个,帮助两万余人实现了本地就业。各职业学校依托医药化工、五金机械、体育、食品等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适切度”,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在90%以上。(通讯员 庞建磊 孟龙)

作者:庞建磊 孟龙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乐陵:这个暑假“动”起来

 近日,清晨一大早,在乐陵市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运动打卡”活动如火如荼。“47.48.49……”四年级二班近20名 ...

08-01 14:19乐陵市教体局

夏津以“三体1+N”破解体教融合“碎片化”难题

在深化体教融合、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浪潮中,夏津县教体局以创新的“三体1+N”育人体系和省级、国家级试点项目、基地的落地, ...

08-05 14:5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乐陵:“一站式”助学贷款优化服务助力学子圆梦

近日,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德州市乐陵市202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进入高峰期,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乐陵籍学生邢胜男 ...

08-18 09:20中国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