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基层党组织风采录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部党总支 “四三”工程熔铸英模党建品牌
发布时间:2021-08-17 07:55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1年7、8月刊作者:孙 剑 A+A-
-分享-

 6月28日下午,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部党总支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

多年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构建大思政“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利用聊城丰富的英模文化资源,涵育工匠精神,树立英模文化育人品牌。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思想政治课教学部党总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加强“四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党建引领、思政铸魂,通过实施“三维度”“三认同”“三创优”“三协同”的“四三”工程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服务力,熔铸英模党建品牌,奏响了职业教育的红色交响曲。

 

一、“三维度”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党组织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英模是时代先锋与主流价值趋势的体现者,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真实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部党总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弘扬英模文化、涵育工匠精神”,挖掘英模精神的丰富内涵,从“学、讲、干”三个维度助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坚持“学”以贯之,强化政治引领。思政部党总支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英模先进典型事迹贯穿组织生活全过程,推动英模文化学习制度化、常态化,修订完善了《党总支政治学习与培训制度》《党员管理制度》等,不断推进党总支建设走向规范化。

坚持“讲”字发力,增强制度自信。在全面梳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典型英模人物,提炼其精神元素的同时,思政部党总支还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等来校讲党课,以模范典型的理论素养、先进事迹和精神感召力,增强党课的理论性、吸引力、感染力。总支教师原创党课被评为“全省现场教学好课程”,系列微党课《握指成拳、合力攻坚》也在学习强国平台推出。

坚持“干”以进取,写好奋进之笔。近年来,思政部党总支逐步建设和完善党员活动室、资料室、英模文化长廊等配套设施,实现样板党支部建设与英模党建品牌创建同步发展。党总支也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山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二、“三认同”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党组织战斗力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点赞英雄模范,强调“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等。思政部党总支以英模文化为抓手,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通过增强教师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等“三认同”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的教育与管理,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党员队伍。

组织教师发掘红色资源,增强政治认同。思政部党总支组织党员赴井冈山干部学院、孔繁森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搜集整理英模文化资料20余万字,编写《照片背后的孔繁森故事》《孔繁森的初心可以这样讲》等“四史”教育系列丛书,感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重要内涵,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鼓励教师弘扬红色文化,增强思想认同。将英模文化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鲁西优秀传统文化与四史教育体验馆、孔繁森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长征路实践教学点等“一馆一院一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发掘和展现英模人物的民族情怀和家国情怀。

动员教师开发党课资源,增强情感认同。围绕英模文化,思政课教学部组织党员教师开发精品党课24讲,编写了校本教材《追忆与传承———聊城革命人物故事》,打造了48个精品红色故事,录制了孔繁森系列微党课11节,并推送至学习强国平台,让党员教师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

在丰富的英模文化资源和多样的授课方式支撑下,思政部党总支撰写的案例《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五联五创”让党史教育活起来》获评2020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案例,撰写的调研报告《关于高职院校社科普及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的调研报告》和《关于红色基因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报告》被评为“山东省社科联系统微调研优秀调研报告”。总支教师也在提升与成长中获得多项荣誉,有的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一等奖,有的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思政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建功立业标兵”“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有的成功入选“聊城市羡林学者培育对象”。

 

三、“三创优”深化育人实践,提升党组织创新力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作为“山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思政部党总支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实现党建业务双融合,创造性开展思政育人工作。

创建示范课堂,优化理论育人。思政部党总支将英模文化以故事、案例等形式浸润到高职学生思政必修课的教学中,围绕“四史”教育开设“中共党史教育”“图说国史”“聊城红色记忆”等特色选修课,让英模文化成为思政课的“活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提升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创新实践品牌,优化实践育人。发挥地方红色文化优势,思政部党总支设计开发了“四主题、六路线”的红色研学项目,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通过创作红色剧目《你就是山———追寻孔繁森的足迹》《一个人的婚礼》《人间大爱姜大娘》等,组织开展英模文化社团展示、剧目展演、故事宣讲等“英模文化+”系列活动,提升英模文化育人的亲和力。

创构媒体矩阵,优化网络育人。依托校园网站、“两微一端”,思政部党总支创建了英模文化网站、专栏。连续制作微视频《我和我的祖国》、微电影《红色筑梦》,以别样的方式讲述英模故事、传播英模精神,构建起多元化、立体化的英模文化宣传格局,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理想信念。

思政部以党建工作为核心,打造英模文化育人品牌的辐射作用逐步显现。近年来,思政部立项“山东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山东省思政金课建设项目”“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改项目”等省市级项目20余项。

 

四、“三协同”助力基层党建,提升党组织服务力

 

思政部党总支发挥新时代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立足聊城、面向全省、逐步走向全国,“三协同”助力基层党建,提升党组织服务力。

协同市委党校,深化党建研究。2019年,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实行校校联合,打造高品质合作平台,共建聊城第一家“党校分校”,加强党建工作研究,挖掘红色文化、开发地方文化、传播党建文化。

协同基层社区,服务党员群众。2020年,思政部又与古楼街道湖北社区共建聊城市第一所“社区党校”,打造“红帆领航”宣讲品牌,组成专业党课讲师团,送讲“聊城红色记忆”精品党课。

协同企事业单位,进行党课宣讲。近年来,思政部党总支选派20名党员教师组建了宣讲团队,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党课宣讲。还为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发了64个课时的退役军人党性教育系列课程。总支教师多次举办聊城市高新区新入职员工培训、聊城市开发区后备干部U40培养计划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受众累计8000余人,在服务和支撑地方发展中,切实发挥了高校的重要驱动作用,形成“高校+党校+社区+红色”党建联建新形态。

(作者简介:孙剑,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部党总支书记。)


作者:孙 剑

编辑:扈美辰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