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墙”这样筑
发布时间:2021-08-18 15:51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于忠宁 A+A-
-分享-

  近年来,青少年自伤事件屡见媒体。不少人对于生活、学业中遭遇的挫折、困难,会心理失衡,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十分迫切的社会课题。如何筑好“防护墙”,精准地向饱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他们伸出援手?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从源头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保障管理四个方面综合施策,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提高心理危机事件干预处置能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通知》明确,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早分类疏导各种压力,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问题,主动采取举措,避免因压力无法缓解而造成心理危机。

  “通过纳入课程、安排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互助求助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心理品质,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随着年级的增长,抑郁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

  现实中,当学生感受到心理困境时,往往求助无门。针对这个问题,《通知》提出,高校要强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做好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县级教育部门要建立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教育部门、各级学校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应加强协同合作。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县级教研机构要配备心理教研员。

  精准施援,提升发现处置能力,能够提早发现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苗头,对出现高危倾向苗头的学生及时给予干预帮扶。《通知》强调,要强化日常预警防控。高校要健全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重点关注学生是否遭遇重大变故、重大挫折及出现明显异常等情况。

  “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问题,主动采取举措,可以有效避免因压力无法缓解而造成心理危机。辅导员、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人际交往、恋爱情感、集体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谈话、团体辅导等,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恋爱观,及早分类疏导各种压力。”该负责人表示。

作者:于忠宁

编辑:白天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