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济南 > 正文
“双减”在行动④ | 一起来看“双减”令下的实验态度!
发布时间:2021-08-18 16:17 来源:济南市中教育 A+A-
-分享-

  过去几年,在教育领域弥漫的焦虑情绪,导致了一种“剧场效应”。意思是指,当前排的观众站起来,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跟着站起来,否则就看不到台上的表演,校外培训,即是如此。

  “双减”政策一声令下,重拳出击,但是能否遏制“剧场效应”?如何“安放”家长的教育焦虑,让学生不但能真正减负,还能进一步提质。济南实验初中的实验态度亮出答案!

  态度与实践

  疑惑:没有了课外辅导班的作业,自己的成绩会不会被落下?

  实验态度和策略:

  实验初中优异的教学成绩主要来自于作业的质,而非作业的量;作业的本质是学生学习内化的过程;作业设计质量是作业亟需突破的关键;系统思考教学、作业、评价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作业设计的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结构性、数字化是未来发展方向;教师要有深厚的学科功底,更要通过教研组合作,实战与反思,持之以恒……

  1.日常作业:基于学科,精心研发、统筹安排、注重选择、高性价比

图片

图片

图片

  2. 创新实践作业:基于实践、项目呈现、学科融合、指向能力

图片

图片

  态度与实践二

  疑惑:课堂是关键?课堂教学的质量能够保证吗?

  实验态度和策略:

  教育教学精湛,管理服务精细,精诚团结协作,弘扬诚信师德;实验特色的四有课堂:要有趣、有效、有参与、有思维;雷打不动的集体备课,只为每一节课的高质量,坚守课堂主阵地;沟通双赢,互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态度与实践

  

  疑惑:孩子课内“吃不饱”或“吃不好”,确实需要“个别指导”怎么办?

  实验态度和策略:

  结合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课后延时服务做好4件事: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好作业;借助大数据精准分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指导答疑;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活动、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兴趣小组,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图片

图片

图片

  态度与实践四

  疑惑:学校的课程能满足孩子的个性需求和全面发展吗?

  实验态度和策略:

  学校开齐、开足、开好音体美心劳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学院制校本课程群,提供资源和空间,满足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在活动中发展素质、提升能力、健康成长。

图片

图片

  打破校园围墙,开发学习资源与空间,把课堂开到高校,大学教授带小研究生;院士带来顶级讲座,享科技学术盛宴;与大疆、世博动漫合作,聚合多方资源,创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供更加多元、优质、个性的成长可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主张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面向学生逐步扩展的整个生活世界,从封闭的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身体、心理、习惯、知识、信息多方面调整和准备;学会听课、学会笔记、学好方法、学会规划、学会与人相处。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需要成绩

  但却不能从学生身上抢成绩

  我们需要趣味

  但又不能偏离学科来讨好学生

  我们需要有序

  但又不能用权力和体力管制学生

  学习的过程是否快乐

  决定着学生的学校生活是否快乐

  学习对人的内在生命的意义至关重要

  包括精神境界的提高

  心灵世界的完善

  生命视野的拓宽

  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等

  显然

  一旦学生真正切身感受到

  学习对生命的意义

  自然就会有更饱满的热情

  更远大的理想

  更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去用心体验学习本身带来的快乐

  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

编辑:白天

相关阅读

开学第一天!济南现场直击→

开学第一天!济南现场直击→

09-01 15:50济南市教育局

济南市济阳区青少年“红色教育季”主题活动启动

 9月2日,由济阳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青少年“红色教育季”主题活动启 ...

09-03 11:02山东教育新闻网

8.57万份青春答卷!请查收济南中学生的这份成绩单

随着暑假的结束,济南市2025年中学生暑期志愿服务“公益合伙人”计划正式落下帷幕。8.57万人次中学生以青春之名躬身实践 ...

09-08 14:56济南市教育局、青春济南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