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规划!” 山东建筑大学育“新”方式更用心
发布时间:2021-09-06 19:15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作者:何文玲 A+A-
-分享-

  2021年的开学季如约而至。8月31日,山东建筑大学迎来省外新生共计1200余人;9 月 3 日—4 日,山东省内新生陆续分批次报到。学校周密部署,倾心迎“新”,出实招见真情、暖人心,用新招点亮新生入学教育,为育人工作注入新活力。

  “一站式”报到 新生和家长省心

  在山东建筑大学校门口,每位入校的新生手持一份新生报到证,这便是学生入学报到的重要凭证。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在网上完成了“来校行程填报”“基本信息完善”“宿舍卧具预定”“绿色通道申请”“证照采集”“每日健康信息上报”等报到项目。

  今年的新生报到,学校将以往的现场报到环节大部分到改到线上进行。“新生到达学校大门口之后,凭电子版山东省‘健康绿码’和‘新生报到证’入校,省外新生在相应校内接站点完成核酸检测后,在学生志愿者引导下直接到相应公寓楼,搬完钥匙领取、自愿购买卧具和水卡等手续后,进入宿舍,完成报到。到校后拿着这份报到证做完核酸检测就可以直接去宿舍了。”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兆强说。

  志愿者齐上阵 全方位服务暖“心”

  学校分别设置车站接站工作志愿者,校门口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学院迎新志愿者服务队。全校学生志愿者齐上阵,达3250余人次,为新生顺利报到提供保障服务。

  相见建大,温暖如家,迎新的每一处细节背后都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许永昕是交通工程学院交通211班的青海籍新生,由于路途遥远,该生只有凌晨到达的车次。学院了解情况后,提前与公寓、校医院、隔离宿舍沟通,单独安排该生的入校报到事宜。他动情地说:“特别感谢学院的老师和学院的迎新志愿者花泽轩学长。报到前他就一直与我密切沟报到时间、乘车方式及开学接站和报到事宜,并积极解答相关问题。原本凌晨12点多到站的火车,未能按时到达,于次日凌晨2点多才到达济南站。花泽轩就一直在学校门口等到凌晨3点30分,直到接到我,并将我安全送到学校隔离区。”久违的见面,前后多天的沟通,凌晨3个多小时的等候,许永昕体会到学校的关爱,主动申请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队伍中。

  “一生一规划” 点亮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校后,我们很快就将推进新生的入学教育,实行‘一生一规划’,引导学生自主规划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张兆强表示,各学院也将根据各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自主设定综合测评的部分项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在校的学习时间。

  从新生一进校门,新生教育就开展起来,各学院结合实际工作和专业特色,在细节上推陈出新,迎新也育“新”。理学院则结合本专业的特色,为学生“定制”了“学霸笔记”款的笔记本。在这个笔记本上有学长学姐们的“考研光荣榜”,也有本学院组织全校学生参与的省级及以上竞赛一览表,以及本学院各专业学生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节点能参与的专业竞赛列表,同时附上了负责老师或组织,便于学生进行时间规划。辅导员刘霞这样介绍:“在这个笔记本上,精选了优秀笔记,这些笔记有的是考研学习的笔记,也有的是日常的课堂笔记,新生从这个笔记本中就可以接受我们学院优良学风的熏陶,同时告诉他们好的笔记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去学习大学的课程。”

  法学院为全体新生精心准备了“萌新大礼包”。大礼包主要包含专业必读书籍《宪法》《民法典》和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一笺院长寄语、一张由学院全体教师手书的对新生祝愿的书签和一个包含写给四年后自己一封信的空白信封。“学院用实际行动将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作为新生教育第一课,助力学生专业认知,浸润书香文化。”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国勇说。

  外国语学院推出2019级学长学姐们手写“一封信”,在迎新现场交给每一位2021级萌新们。“学院以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在新的阶段继续努力,实现梦想,也凝聚了团结、奋进的情愫,以期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蒋炜玮说。

(通讯员:何文玲)


作者:何文玲

编辑:孙悦琛

相关阅读

难忘英雄!母校毕业典礼上,3209名毕业生痛悼援坦救人牺牲学长张军桥

6月27日,毕业生张振告诉记者,学生几乎无人不知张军桥老师的事迹。提起他时,张振忍不住再次落泪。

07-01 09:16极目新闻

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铜像揭幕落成

在当代著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6月30日,顾准铜像在山 ...

07-02 08:41山东财经大学

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在青岛工作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网站更新学校领导信息,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07-02 14:31山东理工大学网站、大众新闻客户端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