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离家在外的游子在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魂牵梦绕、日思夜念的地方,那里栖息着故乡。在时光流淌中,她悄悄地在我们灵魂深处、记忆源头烙下成长的印记———从蹒跚学步到华发初生,从懵懂无知到饱谙世故,从羽翼未丰到自由翱翔,一路走来,不管我们身处何种境遇,她都在那儿默默伴随,不离不弃。
漂泊者恋家,离家者忆乡。若说游子是飞上天空的风筝,故乡便是牵着风筝的那根线。思念故乡时,总想去探寻记忆中故乡的味道。
故乡的味道在她的“名”里。
打开中国地图,在内蒙古、黑龙江两省接壤、深入大兴安岭南麓的地方,有一座塞北小城,那是乌兰浩特,它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那儿便是我的家乡。乌兰浩特(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市”),原名“王爷庙街”,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诞生地,这里遗址遗迹甚多,成吉思汗庙、葛根庙、图什业图王府……每一处地名背后都写满了它的历史故事,都能勾起小时候的温暖回忆:爷爷奶奶坐在家门口小板凳上,向我讲述它们名字的由来。这是幸福的味道。
故乡的味道在她的“食”里。
民以食为天,食以“米”为先。作为内蒙古水稻主产区,兴安盟大米不仅是家乡人的骄傲,更是当地农民生活的根。“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这是清代归庄在《观田家收获》中写下的诗句。秋收时节,那一望无际的金色稻浪散发着丰收的喜悦与扑鼻而来的稻香。每当向人提及我的故乡,若对方的第一反应是:“你们那儿的大米好吃!”心里那份激起共鸣的自豪感就甭提了。在老家,每天清晨一碗清香诱人的米粥,中午或晚上一碗油光透亮的米饭,就是令人满足的美味,就是家的味道。
故乡的味道在她的“景”里。
小时候,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大,似有一份神秘在远方等待着我去探索。长大后偶影独游,见过了乐清雁荡山、宣城敬亭山,才忽觉故乡玫瑰峰的险峻嵯峨;见过了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才发现故乡察尔森湖的波光潋滟;见过了成都锦里、上海城隍庙,才懂得故乡“那达慕”的民淳俗厚。因为它们都满溢故乡独特的味道。还有还有,那蜿蜒曲折的洮儿河、一望无际的乌兰毛都大草原、色彩斑斓的五角枫……岁月神偷,偷走了那些年在故乡的时光,却偷不走我对故乡美景的眷恋。
故乡的名、故乡的食、故乡的景,故乡的所有味道都来自我们对故乡的牵念,无论走多远,这份味道都不变。它或浓或淡、或苦或甜,生活百味,都蕴含其中。即便百转千回,它也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芬芳。那是岁月留下的一道永恒印记,藏在了我内心最纯净的地方。
如今,只希望能常归故里,换我心安。
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 冯 宇
编辑:扈美辰
审核:王 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