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补短提质!山东这样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
发布时间:2021-11-20 17:27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孙悦琛 A+A-
-分享-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发展乡村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努力给乡村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日前,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戴龙成在会上就我省推进乡村教育和困境儿童帮扶关爱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据统计,近年来省教育厅等部门累计劝返适龄失学辍学儿童1.1万名,其中的277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受教育能力外,全部返学复学。

  据戴龙成介绍,“十三五”以来,山东省累计投入500亿元以上,先后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乡村学校“厕所革命”“取暖工程”、农村幼儿园建设工程等,实现了县域内城乡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个统一”,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4月,教育部批复我省开展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试点建设,作为其试点的唯一省份,以此为契机,突出“补短提质”,坚持“软硬结合”,发挥“优势特色”,进一步加快乡村教育发展,打造乡村教育振兴齐鲁样板。“十四五”期间,将以乡村学校为重点,持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

  在师资方面,山东省将持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坚持配备、培养两手抓,打造高水平的乡村教师队伍。深化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动优秀校(园)长、师资向乡村学校和幼儿园流动,建强乡村校(园)长队伍,完善乡村教师培训体系。

  同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乡村学校办学质量内涵。山东将指导乡村学校充分依托本地特色,发挥乡村学校小班化优势,广泛开展特色教学改革探索,满足乡村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此外,切实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建立教研员联系乡村学校制度,开展乡村学科基地建设,支持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在乡村学校建立工作室,带动乡村学校广泛开展教学研究改革。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加强以同步课堂应用模式为基础,融合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模式在乡村学校的应用。

  按照规划,至“十四五”末,山东将实现乡村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布局优化、办学条件优良、教师素质优秀、校园环境优美、教育水平优质,由此探索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路径。

作者:孙悦琛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2025年全省普通高中校长培训班举办

7月29日-31日,全省高中校长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校长政策执行力和战略领导能 ...

08-01 08:45山东省教育厅

开始征集!全省青少年学生阅读荐书活动来啦

为充分发挥阅读在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阅读书籍 ...

08-01 10:58山东教育发布、山东教育社

山东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启动

山东省 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工作今天启动,工作将持续到 9月12号。

08-02 09:48山东电视台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